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王艳霞车爱枝

王艳霞车爱枝(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理疗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15-01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临床效果。方法136例KO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均采用醋离子导入+高频电磁波治疗,治疗组在物理疗法的同时加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药物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按膝关节活动能力评定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0%、97.8%与16.0%、81.0%,P<0.01),半年后随访,阳性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9.2%与51.3%,P<0.01)。结论玻璃酸钠配合物理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物理疗法。

【关键词】膝关节玻璃酸钠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关节骨与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的膝关节疾病。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治疗效果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药物加物理疗法治疗KOA。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KOA患者136例,男35例,女101例;单膝83例,双膝78例,共239例;平均年龄(52.5±16.5)岁;病程(24.6±23.6)个月,以上病例均有X光片和膝关节CT或MRI。均符合徐卫东等推荐的临床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诊断标准[1]。随机将13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120膝(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醋疗+电磁波)和对照组68例119膝(仅做醋疗+电磁波),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患膝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两组均采用物理疗法即醋离子导入和高频电磁波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膝关节腔注射酸钠药物治疗。①醋疗:直流电陈醋导入,10cm×6cm铅制电极板,12×8cm电极套1对,用8cm×5cm纱布垫浸泡5%的陈醋液后放置阴极电极套表面,竖置于膝关节上膑骨的一侧,阳极竖置于膑骨的另一侧,剂量逐渐增加至耐受量(电流强度10-20MA),时间20min,每天一次,每周5天,4周一疗程。②高频电磁波:频率40.68MHz,输出功率200W,两个电极在患膝关节上下对置,温热量,20min,每日一次,每周5天,4周一疗程。③治疗组在以上治疗上再加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常规消毒后,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ml即20mg/次,每周一次,5次为一疗程,每次注射48h后再做物理疗法。

1.3疗效评定痊愈:膝关节疼痛或僵硬,下蹲及上下楼困难,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关节压痛及肌力下降6项症状体征消失;显效:5项症状体征已消失或6项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好转:4项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5项症状体征减轻;无效:6项症状体征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善[2]。

半年后随访,记录患者症状体征有无复发,对复发的严重程度评定:“-”症状稳定体征未见,“+”症状复发轻,不影响日常生活;“2+”复发症状重,需服药,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1.4统计与处理所得数据用%表示,X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1。

2结果

两组经过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半年后随访,其症状复发的阳性率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患肢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2043(36.0)①52(43.0)22(18.0)3(3.0)①97.0①

对照组11919(16.0)38(28.0)44(37.0)23(19.0)81.0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表2两组治疗半年后随访症状复发比较

组别患肢2++-阳性复发率%

治疗组1208159719.2

对照组11927345851.3

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骨性关节病主要是由机械损伤,免疫及生化反应、遗传、生物力学作用等[3],引起骨关节软骨损坏导致关节退行性变,骨赘物形成的慢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得不到滑液的润滑,经常不断的异常应力使软骨表面破坏,表层的免疫屏障作用丧失[4],造成软骨重复损伤。如此导致关节病不断复发,经久不愈,关节运动功能逐渐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

消除关节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的炎症,缓解疼痛、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润滑况状,减少复发,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KOA最终的康复目标。

直流电陈醋离子导入的作用在于镇痛,增强肌力,预防和减轻肌萎缩和骨质疏松、松解粘连;陈醋具有消炎、止痛、软坚,收敛炎性物等作用,导入后皮内形成“离子堆”可延长持续时间,增强药效[5],高频电磁波治疗可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水肿消散,致痛物排泄,可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6],缓解疼痛,修复膝关节周围组织(副韧带、关节囊、脂肪垫等)的损伤,改善临床症状。酸钠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减少组织之间的磨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炎症反应。提高滑液中酸钠含量,可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两组经治疗后对比,可见KoA经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加物理疗法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能更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动功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吴岳嵩等.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2-4.

[2]刘党友.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8例[J].中国康复,2000.15(1):29.

[3]何成松,李清等.超声波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成果[J].中国康复,2004.8:2-7.

[4]美丽君,郭新明.关节软骨伤病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54.

[5]励建安,王彤.康复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