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关系探讨

孟嵘

孟嵘(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441300)

【摘要】本文:(1)回顾了我国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现状;(2)探讨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关系;(3)提出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44-02

近年来,健康体检行业迅速发展,但大多数健康体检中心都只是围绕自己的主业,单纯为体检对象提供健康体检报告,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全程健康管理指导和干预。本文旨在探讨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关系,促进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发展。

一、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现状

(一)健康体检现状

1、健康体检消费需求的增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健康消费需求由简单、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发生着转变。从支付能力、对健康与长寿的需求、对健康的认知能力几个方面看,富豪阶层、富裕阶层的大部分、小康阶层的部分、温饱阶层的小部分都是当前健康体检服务的需求者。

2、国人疾病谱的变化与健康体检消费需求的增长。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国人慢性病发病情况:(1)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2)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3.2%,估计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3000多万;(3)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4)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健康体检机构在其健康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测、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是其他医疗机构无法担当的工作,此正是近年健康体检机构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健康体检的消费形式。2000年前,中国的健康体检还没有市场,仅局限于就业、参军及求学等目的而进行的强制性专项体检,体检的实施单位也是政府指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2000年后,群众对健康体检的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民营机构的进入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健康体检的市场随之也在快速升温。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意识地将体检作为一项福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不少私营企业也开始为职工提供体检。

(二)健康管理的现状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最早在欧美风行,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兴起是由于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寿命延长和各类慢性疾病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大幅度持续上升,而寻求控制医疗费用并保证个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健康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在中国刚刚起步,是一个朝阳的产业。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健康管理的从业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估计全国在10万人以上,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兴的健康管理行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立一支健康管理专业队伍,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二、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关系

1、健康体检应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出现慢性病人的一些可控指标达不到应有的结果呢?这应归咎于我们的现行医疗机构。现在多数的体检大都做为疾病的检出机构,忽略了对引起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即医生根据个体的临床检查、生化检查等,诊断个体患有那些疾病,对这些疾病也只是简单的针对疾病做一指导,最多加上几条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等,因此大部分人群即是每年体检,但对群体健康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明白如何保持健康,具体到如何吃、吃什么,如何运动、如何提高有氧运动量,如何休息、调整心态,如何调整睡眼,如何更长久的拥有健康等,而这些恰恰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来实现。因此一个成功的健康体检中心需要有健康管理者来做体检后的后续服务工作,体检中心必须具备有健康管理的义务和能力才能成为健康体检中心。

2、健康体检为健康管理提供准确的健康信息

健康管理目的是为健康人群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促进人群的健康,减少生病的机会,需要采集大量的准确、全面的相关信息,为被管理者建立健康档案,寻找健康危险因素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必要部署。健康体检作为健康投资的第一步,可提供准确、全面的健康信息。健康管理者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出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教会个体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

3、健康管理与健康体检相互促进

通过体检后健康管理提供的健康指导计划,有效地控制住了健康危险因素,使个体检和群体发生疾病的危险系数下降,实现了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有效控制疾病,降低了医药费用,这样的结果又促进体检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健康体检工作离不开健康管理工作。

三、促进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

1、注重体检项目设计

在锁定客户目标之后,就必须要了解目标客户的现实需求,这个需求的获得是建立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的,然后才能设计针对性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这里会有很多定制的内涵在里面,闭门造车很可能南辕北辙。我体检中心在的经营过程中,从基本健康体检项目发展到各种针对性较强的服务套餐,五十多项服务内容。精心设计服务项目,为VIP客户量身定制服务套餐是赢得客户得关键。

2、整合优秀的专家团队

作为专业的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主体必须是业内专家,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我体检中心是以各大科室副主任以上的医师为主要成员,组建了一个超豪华阵容的专家团队伍。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以签约专家的形式来确认专家们的归属感,定期开会交流,有必要时这些专家可抽出宝贵时间专门为客户上门服务。它的权威性本身就能吸引众多有需求的客户。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健康管理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理念、客户至上的理念。针对只停留在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和有了病能够找到大医院的好专家看就行了的这种健康管理认识,我们必须适应各个企业层面人员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健康管理。从抓全体员工健康教育为切入,以重点疾病防治作为牵引,带动高管人员健康观察,自上而下、由粗到细逐步推行企业的全面健康管理工作。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逐步体会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的便捷性,以及健康管理为企业带来的生命活力与效益。

4、注重健康体检报告管理

健康体检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针对个人健康的管理,以健康为中心,体检报告为基础,为受检者提供连续、综合、有效的健康服务。报告管理人员在装订体检报告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全面录入受检者的信息,认真核查报告资料,为医生全面了解分析受检者做出正确诊断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对长期合作的体检团队,定期整理单位体检报告情况,作出综合性的评估。以健全的报告管理制度,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体检报告信息总资源,把受检者的体检总结与分析放在首位,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报告管理有效实现了受检者完整档案的保留,为受检者提供持续的个性化医疗服务。

5、打造优秀的健康管理体系

健康管理体系的打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根据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它的内涵可以表达为10个字,那就是健康、个性、过程、科学、管理。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对诱发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那么得病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健康是对服务领域界定;个性化是指根据客户个人特殊的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它一般有量身定制的内涵;过程是指管理的重点在健康演变的过程,揭示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在疾病产生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期待的结果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一旦患病,其结果就属于医疗的范畴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服务的连贯性,有些健康管理机构也提供医疗等延伸服务;科学是指健康管理利用疾病预防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所谓管理,它提供的就不是某个单一的服务项目,而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管理服务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可分解可量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5.

[3]陈君石,李明.个人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1:30-32.

[4]第三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资料集.北京,2006.

[5]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101-13.

[6]孙亮.健康管理模式案例分析[J].世界医学杂志.2003.06.25;7(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