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研究

牟俊波

常德市肿瘤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间选取40例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来进行这次实验研究,研究中有20例患者采用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称为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没有采用放射治疗,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中位生存期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1年生存率,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增加中位生存期时长,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这种临床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变化,但是癌症作为恶性肿瘤,它的发生还是会给患者带来及其严重的伤害,如果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就会危及生命。原发性肝癌是一种病情严重的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恶变程度高,在所有的癌症中死亡率占到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当患者发生肝细胞癌时,通常会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1-2]。肝细胞癌是肝癌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门静脉癌栓是肝癌的其中一种特征,有很高的发生率[3]。现在临床上要治疗这种疾病还有一定的困难,现在临床上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这种疾病,本文也是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间选取40例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般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来进行这次实验研究,这次的实验研究还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4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28岁到49岁之间,平均为(35.4±2.4)岁,研究中有20例患者采用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称为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没有采用放射治疗,称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龄平均为(35.2±2.2)岁;对照组患者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年龄平均为(35.3±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相比并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4]:(1)家属都同意参与这次实验研究并已签署相关同意书的患者;(2)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配合实验研究的患者;(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在实验中采用的是由美国生产的G4射波刀,同时采用金标追踪术,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应该尽量避免重要器官,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一天一次或者是两天一次。

1.3评价指标

1.3.1患者的治疗情况

所有的患者都治疗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及无变化。完全缓解是指患者在治疗后肝内病灶和门静脉癌栓已经消失,肿瘤标记物已经恢复正常;部分缓解是指患者在治疗后肝内病灶缩小范围超过25%,而且实验室检查发现门静脉癌栓的活性降低,并且缩小;无变化是指患者在治疗后肝内病灶缩小范围不超过25%,同时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的门静脉癌栓没有明显的缩小。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19/2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50.00%(10/20),两组患者相比,P<0.05,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结果可知,两组的中位生存期相比,观察组患者要更长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9.9±1.1)个月,对照组患者为(3.2±0.5)个月,相比可知,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同时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35.14%,对照组患者为15.42%,两组相比,P<0.05。表。

3.讨论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门静脉癌栓的发病率会随着肝癌细胞的直径大小而变化,肝癌患者的直径越大,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就越高[5]。当肝癌患者直径小于2cm,伴随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就为40.5%;当肝癌患者直径在2-5cm之间,伴随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就为30%到60%之间;当肝癌患者直径超过5cm,伴随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就为60%-90%。当患者伴随门静脉癌栓时就容易肝内播散以及对门静脉高压,所以患有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预后差[6]。

放射治疗是现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各种射线,经统计,有绝大部分肿瘤细胞在治疗中需要放射治疗,而且有约一半的患者在放射治疗后达到根治的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就是放射会从各个方面进行,它可以精准的找出肿瘤的具体位置,然后将肿瘤的剂量做到非常高,周围的组织就会避开,在周围的组织做到非常低[7]。肿瘤的放射剂量高,临床疗效就会提高,临床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在伽玛刀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

这次临床实验就是为了探讨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效果,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位生存期相比,观察组要明显更长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也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增加中位生存期时长,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这种临床方法。

参考文献

[1]林恒红,陈闯.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12):93-94.

[2]薛慧,刘虎,韩萍,等.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J].传染病信息,2016,29(4):228-233.

[3]占义平.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研究概述[J].中医杂志,2017,58(2):166-169.

[4]周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灶的诊断价值[J].影响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156-157.

[5]宋文娟.转移性肝癌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7-48.

[6]熊天波.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对鉴别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1):1863-1865.

[7]张黎,梁建,孙文钊,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15,36(4):57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