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对策

石海涛

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梧州543000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各种现代化设施已融入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当中,人均用水以及污水排放在不断增加,但农村的人口比较分散,污水的处理措施还不完善,这也埋下了农村的水环境存在污染隐患,尤其是在水源地以及水库等地区,对周边区域的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甚至会出现流行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对策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及特点

1.1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

目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镇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地增高,已经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政府因为缺乏治理资金和污水处理意识,导致我国百分之九十的农村都没配置污水处理系统和相关排污渠道,这也间接给农村居民肆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机会,长期无节制、无处理地排放生活污水已经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虽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相关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其成本高,管理要求高,维修费用高,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因此应该研究一套适用于农村生活环境的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1.2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来源于炊事、洗漱、洗涤物品、厕所污水以及养殖家禽的废水,此类生活污水虽然不含有重金属或者有毒物质,但是富含氮和磷等富有营养化的元素,会给农村水环境造成巨大的生态污染。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范围广泛,并且未配置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污渠道,这给治理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另外,农村生活污水浓度相对比城市污水浓度低,水质波动比较大,类似厕所污水和家禽废水等水质低的生活污水一般都是排放入化粪池转变成肥料。农村通常都是分散居住,近几年由于大量劳动力输出,农村生活供水量并不多,因此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相对稳定,同时农村生活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规律,生活排水量是早晚比白天多,白天甚至还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2.1复合介质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滤料巨大比表面积和大量微孔吸附截污作用,以及滤料表面形成`1`层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完成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滤料一般选择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无烟煤和陶粒等,双层滤料有GAC-石英砂和无烟煤-石英砂等。污水先经厌氧处理后由布水管均匀布入填有多层专用填料的复合介质生物滤器,填料由特殊多孔材料组成,并按特定方式排列,形成好氧与厌氧微区,污水在滤器内经连续厌氧-好氧,达到有机物分解去除目的。该技术适用于水量适中、出水标准高的地区。

2.2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主体由土壤和按一定级别充填的填料等组成,并在床表面种植水生植物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实例。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缓冲容量大、投资省、能耗低,建设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净化的水质稳定且良好,对技术人才少、投资少的农村较适用,缺点是处理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影响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如若运行不当,就会导致臭气污染。

2.3A/O法处理工艺

该技术能降解有机污染物,除此还能除磷脱氮。但工艺流程较长,处理构筑物多,造价高,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运行管理,不符合农村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方针。由此可见,该技术能够将活性污泥改进,污泥产生量多、出水稳定性好,该技术操作较复杂。

2.4CASS工艺

即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该技术具有污泥产量较多、出水稳定性好、水量适宜性强与水质适应强的特点,但是费用相对较高,适用于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地区。厌氧发酵-人工湿地工艺是利用厌氧菌的降解作用以及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净化污水。为了补偿人工湿地的水头损失,该工艺设置泵提升单元。一体化生物集成反应池工艺是采用适当工程措施使反应器中存在厌氧、兼氧、好氧等不同生物菌群,实现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无动力厌氧发酵工艺主要利用厌氧发酵和兼性生物作用达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增加氧化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出水水质,减少厌氧异味。

2.5MBR`污水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目前污水处理最新技术之一(见下图),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组成,用膜组件代替普通活性污泥工艺中的二沉池,可高效地使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该技术具有土建设施少、占地小、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特点,是重要水功能区污水处理首选技术。

2.6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集玻璃钢成套设备、复合式填料与曝气系统于一体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关键点是亲水性强且易于流化的悬浮物生物载体,该载体内部空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于附着,同时曝气机的运行,获得了较高的氧气利用率,处理效果非常明显。通过曝气处理以后氨氮和总磷都能够达标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三、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对策

3.1完善扶持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制定有利于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生活污水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对生活污水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近期,重点开展投融资机制创新、企业税收减免、绿色金融信贷、设施用地征用优惠等方面政策研究制定。

3.2合理规划与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在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时候,保证因地制宜和结合实际,保证系统建设的规范性,除此之外建设中还要结合环境目标、自然条件极其农村经济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外,要增加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资金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与评价,还要加大对管理模式的教授,使农民真正懂得如何管理污水处理装置,这样才能增加农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熟悉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

3.3加强对污水处理资金投入

在面对农村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技术工作者加强对污水处理器材的资金预测,并尽量符合农民的承受能力,建立涉及面广、科学规范且系统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村民能够自觉行动和主动参与,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企业参与、农民支持、地方补助、国家扶持与实践建设,保证资金的广泛筹集与参与机制的多渠道性和多元性。除此之外还可将信贷优惠、税收优惠等污水处理优惠政策在农村推行,使社会各界都能广泛关注和参与农村污水处理,并积极投入资金,促进农村污水系统的运转和实施。

结语

农村污水治理技术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强化宣传,将环保意识深深植入农民心中和生产生活中,加强生态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将有效的、系统的污水处理对策提出,促进示范工程的建设,并将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实现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莉,俞锋,朱光灿,张亚平.江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调查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7.

[2]李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

[3]李福勤,张晨星,张晓航,孟立,张少飞.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效果[J].能源环境保护.2017.

作者简介

石海涛(1980.1.27-),性别:男;籍贯:广西梧州;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职务:无;研究方向:污水处理;单位: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