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临床分析

吴永安

醴陵市中医院骨伤二科湖南株洲4122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甘露醇消肿治疗,给予研究组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研究组(96.67%),P<0.05。研究组的肿胀消失用时和住院用时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中,中医疗法的疗效较为显著,患者肿胀症状缓解速度较快,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折;肢体肿胀;中医治疗;疗效

前言

骨折后,患者患肢通常会肿胀,可导致患者的组织间隙液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故临床应重视对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从而优化患者的骨折治疗效果[1]。以往临床通常给予该疾病患者甘露醇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的肢体肿胀情况。近来有研究指出中医疗法对该疾病的疗效较为显著,为此,本研究将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甘露醇治疗、中医治疗,围绕两种疗法的疗效展开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60例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至68岁,平均(46.35±4.23)岁。研究组女17例,男13例;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67岁,平均(46.28±4.31)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复位和固定骨折治疗,以此为基础,给予参照组甘露醇注射液(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剂;国药准字H20053865)注射治疗,每次50g,用适量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日。

以骨折复位和固定为基础,给予研究组中医治疗,具体如下:(1)穴位贴敷治疗:取适量没药、牛膝、白芨、乳香、大黄、马鞭草研磨成细小颗粒状,用适量黄酒调配成药膏,之后涂抹在患者的肿胀处,缠上纱布后进行固定,每日更换一次敷料,连敷7日。(2)中药汤剂治疗:取川芎8g、当归15g、桃仁9g、红花6g、熟地15g、白芍10g,以清水煎煮,取药汤600ml,分3次服用,每日1剂,治疗7天。

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肢体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并及时给予患者用药,从而优化患者的消肿疗效。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治疗1周后的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若治疗3天后患者的肢体肿胀症状消退,治疗后的肿胀中心高度比治疗前减少0.9cm以上,则可视为显效;若治疗3至6天后肿胀消退,肿胀高度比治疗前减少0.4至0.8cm,则可视为治疗有效;若治疗7日后肿胀无消退,肿胀高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甚至肿胀高度增加,则可视为治疗无效。将治疗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视为治疗总有效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失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所用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为96.67%,两组对比,P<0.05;详细疗效对比数据可见表1:

2.2肿胀消失用时和住院时长比较

见表2,与研究组相比,参照组的肿胀消失用时较多,住院时间较长,组间差异均较明显,P<0.05。

3.讨论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可导致患者局部组织血运不畅,不利于骨折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患肢功能的恢复。甘露醇为临床常用的脱水消肿药物,本研究给予参照组患者该药物注射治疗,药物经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使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促使肿胀组织的水分进入患者的血液中,从而缓解患者的肿胀情况[3]。但该药物药性不强,骨折患者的肢体肿胀消退速度较慢,且该药物可导致患者的水电解质发生紊乱,或引起患者发热、寒战等,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以及疗效。为此,本研究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参照组(96.67%>80.00%),且肢体肿胀消失用时以及住院时长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研究组所用的中药汤剂和穴位贴敷治疗。中医认为活血是治疗肢体肿胀的关键,本研究研究组患者所用的中药汤剂中含有多种中药成份,其中当归具有通经活血、补血养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药材可改善血液循环,可预防血栓形成。桃仁可祛瘀活血,熟地可养阴补血,红花可止痛散瘀以及通经活血,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肿胀局部血流[4]。穴位贴敷的敷料由多种药材调配而成,具有敛疮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在透皮作用下,药物进入患者的经络和血液中,从而改善患者的肿胀情况。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贴敷治疗,药性增强,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高,从而加快患者的症状缓解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与张洪新[5]的研究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实验组为98.00%,P<0.05)相似,可见中医疗法在该疾病中的疗效较为显著。

综上,给予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医治疗,不但可以加快缓解患者的肿胀症状,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颇为理想,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刚.中药贴敷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12):191-192.

[2]肖春强.骨折早期肢体肿胀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2):274-275.

[3]万长浩,万钟.活血止痛汤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对骨折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108-110.

[4]张玉龙,李晓红.中医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9):114-115.

[5]张洪新.中药贴敷结合桃花四物汤加减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0):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