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新型药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医院新型药学服务

苗淑芳

苗淑芳(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药剂科030053)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65-02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治病也可致病,在它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药师是药物治疗方面的服务主体,尤其是药学的飞速发展、药学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形成的今天.药学人员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经济水平较低,人民群众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尤其是医药知识相对匮乏,用药存在的安全隐患大。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病人数以万计,每年又有很多人死于药源性疾病。而且能读懂并完全理解药品说明书的人并不多。这就为药物的使用留下了隐患,同时也为医院药学服务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因此药学服务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药物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方法下才会发挥最好的效果。以往医院简单的药师在窗口依照处方发药,叮嘱患者服药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是应用药学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向公众(含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一种新型药学服务。以达到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现在我国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面向临床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新型药学服务,但是发展却很缓慢,依旧处于初步阶段,甚至有些地方是形式主义,实际工作中还和以前一样单纯的调剂核对发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首先,现在好多医院就医量太大,药学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来为每位患者服务。门诊调剂窗口服务的被动性、瞬间性、终端性。尤其“终端性”决定了它在为患者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是至关重要。但是很多患者存在对医院服务的不满心理,来院就诊后经过(挂号、诊疗、各种检查、以及再找医生看检查结果、开药、缴费)的排队后,最后来到药房取药时依旧排队,这就造成窗口没有时间直接服务患者。而且好多患者心情糟糕、抱怨声大。这就要求医院在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和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

其次,药学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文化素养。因为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参与治疗疾病,还包括增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医院药剂科应在保证病人用药需求外,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全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经常定期的开展各种专业培训。药学服务是病人监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临床以及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常用药物、基本药物和特殊反应药物的培训。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药剂人员和医生一起研究讨论,及时解决。从而达到促进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作用。

最后,关于药学服务收费方面,医院药学的工作内容正在向着高技术含量“以病人的合理用药为中心”的方面转变和发展,正由传统的面对“物”(药品)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向逐渐发展成为面对“人”(以病人合理用药为中心)的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转变。药学人员除了具备服务广泛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药师在一线窗口工作时,特殊患者如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做到个体化给药,还有很多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怎样为患者提供可靠和有价值的专业药学服务呢?这时药师服务的难度就体现的比较明显,药学人员除了具备以上能力外,还必须认真和患者作深入细致的沟通(包括其家族史、患病史、饮食、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甚至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给于患者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患者,还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随访、监测、叮嘱患者。这就从简单的服药方法等问题扩展到服药禁忌、药物不良反应、药品相互作用等问题。这说明患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药剂人员提供简单的药品调配供应服务,如此大量的工作药学人员免费为患者服务,这对于提高药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不容乐观,容易产生互相推诿,影响了医院药学人员新型服务模式的转变。关于咨询服务收费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患者的不理解。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所以还需多方面的研究调研一个可行性的实际方案。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向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药学服务管理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