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病因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帕金森病的病因及治疗

董孝国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摘要: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帕金森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继发性帕金森病、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等。针对帕金森致病原因,现在医学上提出了很多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减轻痛苦,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帕金森病,震颤,多巴胺,突触,中脑黑质。

自从1817年,英国医师JamesParkinson首次描述了一组以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失调伴姿势不稳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疾病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该病的研究和探索。1841年Hall将其称之为“震颤麻痹”,他对该病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但随着人们对该疾病的更多认识和了解,逐步认识到“震颤麻痹”的命名并不确切,因为,这类患者除了有肢体的不自主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外,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些复杂症状伴随,1892年Charcot建议将这种疾病称为帕金森病(Pakinson’disease,PD)这样可比较全面的描述这一病症,因此。这一观点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1原发性帕金森病

1.1原发性帕金森

原发性帕金森是大多数病因不明的,它的诊断比较复杂,在三个基本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附加条件。

基本诊断标准:中年、老年人中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和动作缓慢,持久活动后动作更慢、幅度更小;颈和(或)肢体肌张力增高;4~6Hz的静止性震颤或姿势不稳。

附加条件:(1)偏侧肢体起病。(2)一侧肢体受累后,较长时间才扩散到另一侧肢体,病情呈现明显不对称性。(3)良好的左旋多巴试验反应(评分记分法判断,可好转70%以上)。(4)左旋多巴制剂的良好疗效可持续5年以上。(5)病程中体征呈现十分缓慢地进行性加重,但病程至少9年以上。(6)PET、SPECT检查显示黑质纹状体区多[1]。

疾病初期,原发性帕金森的主要症状多表现在一侧肢体,随病程进展波及双侧肢体及中线。

疾病后期,常出现神经心理障碍,表现抑郁、焦虑、记忆力下降、意识混乱或痴呆。在照顾这类病人的时候我们要顾及病人的心里变化,给予充分的关爱。

晚期残障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给经济、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

1.2少年型帕金森病

一般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青少年也可以发生原发性帕金森病,但非常少见。对缺少家族史的病人,一般较难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期难以鉴别,往往需要治疗观察一个时期才能得出结论。

早期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多在10-25岁之间,多有家族性发病倾向或明显遗传史;病程短,进展快,容易伴有智力障碍;以肌张力高、动作迟缓多见,常伴有锥体束征和其他系统损害,静止性震颤相对少见;容易发生动眼危象;青少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见于病毒性脑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或服用药物所致。帕金森综合征,在脑电图、脑CT或MRI常有阳性所见;原发性帕金森病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期维持时间短,出现“长期左旋多巴治疗综合征”出现较早[3]。

虽然现在还没有对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有一个确定的了解,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在部分病人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族性帕金森病,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例如Polymeropoulos等1996年在1个患家族性帕金森病的意大利大家族中将其致病基因定位在第四号染色体的4q21~23区间,不久他们就确定其致病基因是由于α-synuclein基因在第四号外显子上的1个错义点突变(G209A,GenBankIDL08850)所致,它使其编码的53位氨基酸由丙氨酸(Ala)置换为苏氨酸(Thr),并在另外3个希腊的家族性帕金森病人得到证实,而在正常人中则未发现该突变[4]。

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和原发性帕金森病不同的是,继发性帕金森病往往有明确的病因。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其他特发性变性疾病、药物或外源性毒素引起基底神经节内多巴胺作用的丧失或受到干扰所致。

常见的致病原因: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害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停药后可完全消失;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但该类患者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明显痴呆。

3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

3.1WilsonWilson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以脑、肝、肾损害为主的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进行性加剧的构音困难、肢体震颤、肌强直、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肝硬化以及肾功能损害等。多数患者隐匿起病,渐进发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少数病例进展迅速,在发病数天或数周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3.2Lewy小体病Lewy小体病是20世纪末才被重视的一种疾病,是非Alzheimer性痴呆,但在临床特征和神经病理改变方面这两种病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临床上症状:认知功能下降,视幻觉、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反复跌倒及对安定药敏感等。

根据Lewy小体在脑内的分布状态,可分为脑干型(古典的帕金森病)和皮质型。皮质型的Lewy小体多弥散分布,故称为弥散性Lewy小体病。皮质型Lewy小体病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如下:常见于60岁初期;男性多于女性(1.5∶1);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伴有明显的注意能力缺陷和视幻觉。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同时,常伴有发作性精神错乱和神志清醒,以致于出现反复意外跌倒及暂时性意识障碍而误诊为多梗死性痴呆;有帕金森病的症状,但是不持续;有的患者可见抑郁及复杂的视幻觉妄想;流利性语言和视觉空间技能障碍比较严重;头部影像无缺血性病变的证据。

特别注意的是Lewy小体病具有波动性的认知障碍特征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痴呆。

3.3Huntington病,又称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20岁前很少发病,20岁后发病率逐渐增高,最常的发病的年龄是30至50岁。发病时,最初表现为情绪波动,随后出现舞蹈性动作,故有舞蹈病的名称,还有癫痫发作,体力和智力不断减退,进行性痴呆。

当症状出现后,患者的运动障碍和心理障碍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极端恶化而导致死亡。此病发病越早,机体的机能衰退速度越快,此时很难找到有效方法来控制病情或减缓其发展进程。

美国的流行病学数据室,每10000人中大约有一个患此病的。此病完全符合孟德尔氏遗传的显性遗传病.它受控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遗传学的普遍规律是导致机体丧失的突变基因通常是隐形的,而亨廷顿氏症的致病显性基因可能使人获得某些损害机体健康的机能。

5治疗帕金森病是因脑内多巴胺不足引起,因此治疗此病的途径是尽可能恢复多巴胺的脑内正常含量水平。然而直接服用多巴胺并不能见效,因为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临床上用于治疗帕金森并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因为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物质,经患者每天服用,它能够穿越血脑屏障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被转化为多巴胺。

然而左旋多巴胺在某些方面并不能令人满意。首先,它的疗效并不恒定,其次,左旋多巴胺不仅能阻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持续丧失。第三,左旋多巴胺不仅能进入那些需要补充多巴胺的神经元,而且也能进入其他脑细胞,引起副作用。

鉴于左旋多巴胺药物治疗的局限性,现在有一些其他的办法正在在试用。例如:采用抗氧化药物,以减少更多的神经损伤;采用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的药物;采用阻断谷氨酸作用的药物;通过神经营养因子,增强存活神经元的活力并促进其生长;采用减少神经元死亡的药物;是对苍白球施加高频电刺激,暂时阻止其神经活动;通过外科手术损毁患者的苍白球和丘脑特定部位。

这些疗法也都具有局限性,临床医生通常将左旋多巴胺药物治疗与其他一种或几种疗法结合运用[5]。

6预防措施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蒋雨平,王坚,丁正同,邬剑军,陈嬿.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

(1):40-45.

[2]罗毅.原发性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探讨[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1):1-5.

[3]张玉虎,唐北沙,严新翔,申亚巍,许波.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47-49.

[4]王涛,孙圣刚.帕金森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近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3):56-57.

[5]张卫东.生物心理学,第一版[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1-1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