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CT和MRI诊断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CT和MRI诊断效果

姚善文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淮安22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CT和MRI检查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50例我院收治的疑似IHP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及MRI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穿刺检查结果相对比,判断CT及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比CT诊断准确率高,且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CT及MRI在IHPCC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率高,两者联合应用,有效提升了IHPCC诊断准确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CT;诊断效果;应用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有多种类型,其中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原发性肝癌中占5%-15%,是原发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初期较为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极易出现误诊现象[1]。相关临床研究报道,IHPCC疾病如可以早期发现,并给予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增强临床疗效,改善IHPCC患者预后[2]。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是CT和MRI检查。本文研究了CT和MRI检查应用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诊断中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50例我院接收的疑似IHP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7.43±6.38)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4个月,平均(1.42±0.57)年。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寒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等症状。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影像学检查。

CT检查,选择西门子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设置层厚为5mm、层距10mm,电流设置为150mA、电压设置为120kV。指导患者检查前5h左右禁食,0.5h前口服温水500-800ml,使胃肠道保持充盈。增强扫描采用肘静脉高压注射80-100ml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设置注射速度为3.0-4.0ml/s、动脉期60s、静脉期30s、延迟期4min[3]。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3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指导患者采用仰卧式体位,检查前进行呼吸屏气训练,以T1WI轴位、T2WI压脂序列、HASTE冠状位进行常规平扫,设置层厚度为6mm、层距设置值2mm,增强扫描采用T1WI压脂序列,采用肘静脉高压注射0.1mmol/L对比剂钆特酸葡胺注射液,设置注射速度为1.5-2.0ml/s,行动脉期20-35s、静脉期50-60s、延迟期-5min三期扫描[4]。

1.3观察指标

由2名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进行CT检查、MRI检查阅片,阅片医师不知道病理检查结果,独立分析,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界等,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准确率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正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4.0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1)5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准确率为100%。

(2)CT、MRI诊断准确率对比

50例患者经CT检查均表现出低密度肿块,其中43例病灶边界较为模糊,通过增强扫描其中10例出现边缘轻度强化,同时周边存在异常灌注情况,28例表现出不均匀分割状,5例呈片状强化。通过MRI检查,所有肿块均表现出T2WI信号不均匀高信号,T1WI均匀信号,45例表现出病灶边缘强化。7例以珠状周围扩张,5例患者伴随淋巴肿大。

与病理检查检查结果相对比,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比CT诊断准确率高,且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如下表

3.讨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是从由胆管上皮细胞、肝内小胆管起源,以及患者长期慢性炎症、理化刺激、胆内胆管结石等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在疾病早期临床无特征性表现,因此无法直接通过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但在发现或就诊时已成为中晚期,从而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研究报道,IHPCC患者非手术治疗其3年内的生存期为0,经手术治疗后5年内的生存率可达到100%,因此IHPCC患者能够尽早发现诊断,采取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周期具有积极的意义[5]。

肿瘤周围是肿瘤细胞与纤维组织,中央是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肿瘤细胞数较少。恶性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基础,肿瘤细胞延迟强化的主要因素是纤维组织。造影剂在进入肿瘤细胞时速度相对较慢,但所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组织学的特殊,从而导致了影像学检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病理将肿瘤分为浸润型、肿块型、管内生长型、混合型,其中最为常见是肿块型。

通过影像学检查肿块多表现出叶状、圆形、不规则状等,在进行CT检查平扫时表现出密度低的情况,同时MRI检查表现出T1、T2高信号,从诊断结果可以看出MRI比CT诊断效果更佳[6]。通过应用增强扫描发现患者强化峰值时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延迟4-5min后进行扫描中央部位可以显现出典型强化,因此在进行IHPCC患者诊断时延迟强化的方式意义重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比CT诊断准确率高,且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CT、MRI诊断IHPCC患者具有特征性表现,尤其是针对边缘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提升,两者联合应用早期诊断率较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颖,王玮.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6):11-12.

[2]陈佳妮.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对比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4):174-175.

[3]田世磊,高浩.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病理表现及螺旋CT、MRI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131-132.

[4]孙付喜.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2):526-527.

[5]于志鹏.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病理表现及螺旋CT、MRI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138-139.

[6]伍承军.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