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李晓丹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评价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276例,其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对象34例,纳入观察组,按照年龄(±2)岁、性别、疾病类型、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一对一选择同期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对象34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时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电图改善率、心脏超声改善率、靶血管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6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43.6±8.1)%,高于对照组(39.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8.8%(3/34),与对照组14.7%(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氯吡格雷相近,但其抗血小板的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组;临床疗效;替格瑞洛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6-0035-01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脏急症,按照病理类型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两类,处理方法基本成熟,抗血小板、溶栓、冠脉介入是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理论上其有药理学优势,不容易受到基因多态性影响,但是药效持久、效果强,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国内应用较少[1]。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否可能有助于增进疗效,分析其安全性。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276例,其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对象34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8.4±9.4)岁。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7例。按照年龄(±2)岁、性别、疾病类型、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一对一选择同期未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对象34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8.0±8.4)岁。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心绞痛24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7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症;②临床资料完整。退出标准:①入院时48h内死亡;②临床资料不完整,未进行疗效随访;③入院前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出现休克表现;④大面积心肌梗死,死亡风险极高;⑤手术失败。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指南操作,早期常规内科治疗,给予抗血小板为主的治疗,重视心率控制、镇痛、心功能保护。主要用药组合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200~300mg,术前6h给予氯吡格雷300mg。观察组:不给于氯吡格雷,使用替格瑞洛,顿服180mg每次,此后每日80mg维持,根据需求、指标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对于手术,术中根据需求选择性立即开通非罪犯狭窄血管,或择期再开通非罪犯狭窄血管。

1.3观察指标

治疗时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严重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疗效指标包括心电图改善率、心脏超声改善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服药后初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服药后初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率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疗效指标组间对比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时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电图改善率、心脏超声改善率、靶血管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服药后6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43.6±8.1)%,高于对照组(39.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8.8%(3/34),与对照组14.7%(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时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疗效指标对比[n(%)]

3讨论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现代药学研究显示其相较于氯吡格雷具有可逆、疗效稳定的优势。本次研究显示单纯从抗血小板作用来看,替格瑞洛的服药后6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43.6±8.1)%,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有助于增进疗效,提高血管开通的效果。但是从对照研究的来看,治疗时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疗效指标无显著差异。可能原因为:①本文为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可能存在其他干扰因素;②比较严格的纳入标准,限制了特殊患者纳入,如冠脉搭桥手术、肺栓塞形成引起的冠脉综合组对象;③纳入例数的较低。

从国内的的研究来看,也普遍认为替格瑞洛药物的抵抗率低,但是是否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仍然有待商榷,适合那些无法耐受氯吡格雷、对抗血小板有特殊要求的对象[2]。从出血情况来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目前对于抗血小板的治疗普遍坚持小剂量用药的原则,小剂量也可以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标准,过大的剂量可能增效作用不明显。另有报道显示,替格瑞洛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同时药效还容易受到吗啡的影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3]。

小结: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氯吡格雷相近,但其抗血小板的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1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1-2.

[2]刘小熊,夏豪,张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杂志,2014,6(4):396-39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