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会意再定形——如何解语法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先会意再定形——如何解语法题

丁月芳

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丁月芳

【中图分类号】G278.08【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44-01

随着这几年教学要求中对语法讲解的淡化,教师从原来的重点讲解,转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规律。从语法题的解答情况看,学生们在此类题目上的问题比较严重,困惑之处颇多。其实,教师不重点讲解语法,并不意味着此类题目无章法可循。遇到考察语法的题目,应先领会其语意语境,再确定其语法形式。

准确判断语法题,提高正确率,注意点如下:

一、勿直接套用语法

首先,语法的规则是有限的,但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我们不可抛开语意,简单直接的套用语法规律。例:

InApril,thousandsofholidaymakersremainedabroadduetothevolcanicashcloud.

A.stickingB.stuckC.tobestuckD.tohavestuck

看到此题,很多学生就会首先选择A选项,或者C选项。因为根据法的基本了解,学生已经记住了remaindoing(仍然做……)和remaintobedone(有待被……)。而句意是:四月份,成千上万的度假者,由于火山灰云而被困在国外,不能回来。其中stick表示:困在……之中时与主语thousandsofholidaymakers是被动关系,remain为系动词,故用stick的过去分词作表语。

在以上例子中,虽然remain的意义以及用法是关键,但stick与thousandsofholidaymakers的关系同样重要。

其次,语法内部是相互制约的,联系紧密,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例:

youreadtheinstructionsclosely,youwouldknowwhatIreferringtonow.

A.Had;wasB.Should;amC.Had;amD.If;was

这是一个错综虚拟条件句,从句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如果学生简单理解一下,句意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的事情了。看到了now,学生可能会判断成是对现在的虚拟,于是选择B选项。实际上语意体现的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过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情了。学生也可能根据:“如果”而选择D选项。学生还可能记住了:“现在的虚拟用过去式”,从而选择A选项。实际上,“我所提到的事情”是真实情况,不能虚拟。在此题中,学生还必须要了解的知识是Ifyouhadread……相当于hadyouread……。由以上语意和语法知识的结合,断定答案应为C选项。

以上例子要特别注意的是:出现了虚拟,不一定整体都是虚拟;倒装的方式作为非真实条件句,学生要很熟悉。

二、会意要全面,精当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做错题目之后,会问:“能帮我翻译一下吗?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也说明学生做错语法题的关键不是因为语法结构难总结,难记忆,而是对句意的把握不准确,对词义的猜测很为难。

如:-Why,Jack,youlooksotired!-Well,IthehouseandImustfinishtheworktomorrow.

A.waspaintingB.willbepaintingC.havepaintedD.havebeenpainting

此题考察时态,题中的四个选项的语法结构本身都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易错在哪里?A项表示“那时正在粉刷”;B项表示“将会正在粉刷”;C项表示“已经粉刷了”;D项表示”过去到现在一直在粉刷”。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语意要全面,根据“looksotired”(现在看起来很累)以及“finishtheworktomorrow”(明天完成这个工作),学生结合起来想:怎么会累?还没有完成?说明:之前在粉刷,之后还会继续粉刷一段时间,因此判断选项D是恰当的表达。再如:Modernsciencehasgivenclearevidencesmokingcanleadtomanydiseases.

A.whatB.whichC.thatD.where

此题关于名词性从句的关系词应用。学生主要的错误在于把它与定语从句混淆起来。往往会看到evidence(名词)时,选B项。看懂“smokingcanleadtomanydiseases”语意完整是关键。语意完整的情况下,evidence不可以充当后面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表语。另外,关于名词性从句,学生心中应总结了一些语法知识,如:

that/what/which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区别(如表)

在恰当的分析了局内的层层关系,恰当把握的语意之后,此题的正确答案C选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正确判断语法形式

虽然直接教语法的陈旧方式改变了,但语法知识的了解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学生通过了解语法法则来归纳语言特点,发现语言规律,从而使英语学习更简单、更轻松,使应试能力得到提高。如:1.Hehadnosoonerfinishedhisspeechthestudentsstartedcheering.

A.sinceB.asC.whenD.than

此题如果学生不了解“一……就……”的几种常用形式,很难做对:nosooner

…than…;hardly/scarcely…when…,故选择D选项。

2.Nosoonerhisspeechthanthestudentsstartedcheering.

A.hadhefinishedB.hehadfinishedC.didhefinishDhefinished

此题学生应先了解这样的规律: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置于句首时(除否定词修饰主语外),句子一般要写成部分倒装。从而根据nosooner判断句子要部分倒装。然后再根据“完成演讲”和“开始欢呼”之间的先后关系,判断A选项表达正确。

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总结,概括,从而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用来快速准确的判断题中的语法形式,至关重要。

四、在阅读中积累语法知识

由于语法教学的淡化,学生们变得不知所措,认为很少直接学习语法,等于语法知识就没有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语法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存在的,也是在大量阅读过程中掌握到的。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学生要进行广泛阅读各种语言材料,获得大量的词汇知识,有了基本语感后,教师视情形再对具体语法加以点拨,从死套语法的做法中解放出来,在形式上,的确是淡化了语法教学,但不影响学生语法知识的获得。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要理解和领会文章细节,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等。其中,无论是猜词义,猜句意,还是总结段落和文章大意,学生都在大脑中形成某些语言规律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再得到老师适时的指导,真正具体的语法体系就形成了。

综上所述,语法题可以由难转易,在于方法得当和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