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法对NICU新护士带教管理体会

/ 2

应用PDCA循环法对NICU新护士带教管理体会

黄祥智郑华蓉

黄祥智郑华蓉(荆州市妇幼保健院434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62-02

PDCA法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分为计划、实施、检查、评价4个阶段[1]。NICU护士必须具有特殊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工作,为了使新护士实现从学生到普通护士,从普通护士到新生儿病房(NICU)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我科实施PDCA循环法带教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

2010年-2012年我科共分配新护士1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6名,从事其他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4名,学历:大专9名,中专1名。根据我科工作的特点,在我科培训时间为12月,10名护士均培训合格,成绩优异,按计划独立上岗。

2PDCA法

2.1计划阶段

2.1.1带教老师的选择选择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她们的言传身教,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做到教学相长,互帮互学。

2.1.2明确带教培训目标教学目标是带教质量评价的依据。根据NICU工作特点,科室制定了《新护士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习项目、带教老师和学生签名,考核成绩,护士长签名。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共同学习教学目标,讨论带教方案与考评方法。新护士与带教老师要明确培训内容。

2.1.3培训计划内容的制定根据新护士的学习时间12月,制定每期学习内容,内容由基础开始,难度逐渐增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制度职责、专科理论、专科操作、专科仪器使用四个方面。第一阶段(1—3月):(1)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新生儿病房工作环境及各种制度、各班职责、护理工作流程。(2)熟悉新生儿生理特点、基础护理特点及沐浴、配奶、喂奶、换尿布、脐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3)学习本科护理理念及优质护理服务细则,加强NICU护士素质教育。第二阶段(4~6月):(1)掌握常见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及常用药物剂量换算和配制;(2)掌握NICU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洗胃、灌肠、蓝光治疗、静脉留置针穿刺、给氧、吸痰、桡动脉股静脉穿刺技术等操作技术。(3)熟练掌握各种专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气管插管及其他有创管道的护理管理。第三阶段(7~12月):(1)熟练掌握急救药品相关知识,急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抢救时医护的配合;(2)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院感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观察能力,增强与家属的沟通能力,同时对掌握不足的知识再次巩固实践。(3)顺利通过科室鉴定及考核。

2.2实施阶段

新生儿科护士必须具备特殊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才能胜任工作,为此,当新护士经过岗前培训进入病房时,我们就设计一系列的培训课程,采取集中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模拟操作、教学查房相结合等方法进行。每项培训内容培训后授课老师和学生在培训档案上签名。

2.2.1护理技术操作和仪器使用培训的方式:讲课、示范、模拟训练、临床带教的互动模式,特别注重指导培训的技术操作内容是:(1)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固定方法,特殊药物使用流程和观察护理。(2)动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3)急救技术的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气管插管的医护配合,NCPAP和呼吸机的使用及呼吸机使用时的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我们采取集中讲授、讨论、模拟、角色扮演、结合一对一临床带教的互动模式,带教老师在“做中教”,新护士在“做中学”,使新护士的操作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2.2.2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培养观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请医生讲解新生儿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临床表现、并发症等,高年资护士讲述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及观察技巧,其次是要求新护士自学《新生儿护理学》等相关书籍,并做好学习笔记。

2.2.3引导新护士学会将观察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要求做到时时留心,处处观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懂得专门、定向观察;如早产儿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肺炎患儿定时翻身拍背。(2)懂得巡回中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发展迅速,要求护士从皮肤颜色的改变观察到患儿的异常、各管道通畅与否、各仪器状态等。(3)懂得专科操作时观察:静脉穿刺、抽血时可了解患儿意识、缺氧情况、对刺激的反应,穿刺部位血管弹性、凝血情况等。4)懂得按医嘱给药时可了解患儿用药情况,用药目的及患儿的反应等。(5)懂得基础护理中观察患儿吸吮吞咽情况、胃肠道消化情况、有无臀红、异常红疹、脐部感染情况等。

2.2.4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职业信念和慎独精神。强调新生儿护士应具备下列的素质要求:(1)具有慎独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2)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3)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4)具有良好的记忆力。(5)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热情,并加以引导,使她们心存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体贴、爱护每位患儿,积极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技术,具备科学的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3检查阶段

2.3.1日常检查方法每天通过提问、操作实践时检查等即时现场考核的方式,考核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成绩记录在《新护士培训档案》,护士长将评价结果纳入下一个循环中,据评价情况,给予及时辅导,并提出问题给新护士思考。

2.3.2定期综合考试

护士长定期检查和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完成计划中的培训任务。每周培训后针对上周学习内容进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试卷考试和专科操作、仪器使用操作考试,通过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对新护士进行阶段评价。

2.4评价阶段

2.4.1带教老师考核评价

老师将检查阶段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新护士,督促其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获得双向反馈信息。

2.4.2护士长考核评价

护士长通过各种检查和考核结果及时总结,反馈给带教老师,使之提出改进措施,以便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促进教学质量。

2.4.3新护士评价

新护士通过培训总结对自己培训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对临床带教提出进一步要求和建议。护士长总结教学成果,同时对带教老师进行评审,以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科室评定综合考评合格,由新护士书写申请报告,经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书面意见提交护理部考评合格才能单独上岗。

3体会

3.1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按照PDCA循环法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及时掌握护士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使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得到调整和完善。同时,采用全员参与的互动方式带动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2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教学相长,互帮互学

通过PDCA管理的运用,对新护士和老师进行双向评价,对老师也有一定的压力,带教过程严谨认真,随着新护士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老师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护士为如期完成量化考核指标和不同形式的提问,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询问,做好笔记,复习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海燕.PDCA循环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9,9(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