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循证医学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魏鹏飞陈明霞何涛康亚玲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循证医学指导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对纳入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0例,无变化8例、病变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2.7%,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结论: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预后良好。

【关键词】循证医学;三维适形放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80-02

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元凶之一[1]。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放化疗,但是,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进展为终末期,耐受手术者至多为30%,即70%左右患者需要进行放化疗[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在循证医学指导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组织学、细胞学检查得以确诊,KPS评分超过70分,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排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在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治疗研究。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在30~75岁。平均(65.3±10.5)岁,病理类型:肺癌20例、纵膈及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胰腺癌7例、颅脑转移瘤5例、直肠癌5例、胆管癌4例、肝癌3例。

1.2方法

采用体部固定装置固定体位,医生采用CT确定肿瘤体积后逐层输入并进行三维重建,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确定照射、旋转中心、照射野个数等参数。之后进行照射验证以确保可实施性和精度,前4~5周时予以分割照射,4~5周后施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治疗1~6月后:①近期疗效,依据实体瘤疗效的通用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病变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②毒副反应,依据RTOG/EORTC制定的早、晚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③远期预后。

2.结果

治疗后,本组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0例,无变化8例、病变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82.7%,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KPS评分上升者48例,不变者3例、降低者1例。毒副反应均为1~2级,其中急性放射性食道炎15.4%(8/52)、急性放射性肺炎11.5%(6/52),消化道反应9.6%(5/52)。

3.讨论

循证医学,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尽最大可能捕捉最为可靠的事实来解决各种临床问题[3]。循证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获得最可靠的信息来源;第二、从原始医学文献中寻找最可靠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第三、正确看待和应用文献。

三维适形放疗的优势被大量临床事实所证实,同时,临床也指出三维适形放疗局域不确定性[4]。因此,临床应用时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不断的完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对纳入5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其重点问题如下:第一、确定治疗时间、分次剂量、分割时间。其原则为:①在病变周围正常组织每次受量≤常规分割线基础上增加分次剂量;同时,综合考虑了肿瘤体积大小、计划靶体积范围内是否有重要功能脏器和组织(如果存在,则需要降低每次分隔剂量)、保护因子大小;②分割方式的确定依据患者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反应类型,对于早反应组织,应适当延长适形放疗时间以降低严重反应发生率。对于晚反应组织,为缩短总治疗时间,频次应≥5次/周。研究将90%以上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规定计划靶体积超过110%时,处方剂量体积需<20%,计划靶体积<93%处方剂量需<3%,计划靶体积之外避免出现处方剂量超过110%。第二、确定总剂量,资料指出,等效生物学公式能在估计肿瘤效应的同时,预估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因此,研究依据等效生物学公式对不同肿瘤、肿瘤周围的不同组织来确定总剂量。第三、质量控制和可行性、其重点在于确定靶区和纠正放疗过程中肿瘤解剖位置的移动。理想的、可行的放疗方式为先常规放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研究于前4~5周肿瘤加速在增值不明显时予以分割照射,4~5周后予以施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进而提高局部控制率,患者放疗后KPS评分显著改善,提示了耐受度良好。

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患者出现毒副反应均为1~2级。证实了循证医学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高彤,郭燕,王筠,等.不同剂量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12(5):446-447.

[2]陈冬,王仁本.原发性肝癌外放疗临床应用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6(5):76-80.

[3]卢庆刚,牟安娜,朱礼.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化疗治疗术后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4,13(11):284-286.

[4]豆道勤,林运政,杨少华.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363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