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应贴近群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群众文化活动应贴近群众

孙维大

孙维大(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政府黑龙江哈尔滨15033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其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多种娱乐方式为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才使群众文化群众主动参与能够成为现实。

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满足、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和提高了审美及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也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当代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文化工作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对于基层文化工作者来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群众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建设在整个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群众文化的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自己创造的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交融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劳作的方方面面,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抓好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要看为群众提供了多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要看带动了多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和文化创新之中。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目标。而这个衡量的标尺,就在于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一、让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能满足其自身需求

群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其中“自身”是重点。群众文化若没有群众普遍参与,就没有旺盛的人气,也就背离了群众文化的主题和宗旨。以自身为活动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的是为了娱乐和休闲,更多的意义在于消除紧张的疲劳、调剂精神和情感。群众的乐趣在于可以在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在活动中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即使在参与的过程中满足了他人的需要,那也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实现的。

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才是群众文化,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具有大众性,只有这样,群众的主动性才能在文化活动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现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还存在偏差,认为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轰轰烈烈,要讲究大场面、大手笔,于是各种规模宏大的广场文艺演出层出不穷。殊不知此类活动并不符合群众的胃口,一是群众自己不能参与其中,二是往往在重大节假日的时间安排与个人事务相冲突,三是表演内容有时不合群众口味。

例如,许多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都集中在城镇乡村,民间活动有声有色,农民最喜欢的是自己组织的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和节庆时自己开展的舞龙舞狮活动。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民,白天还在田间扛大锄、扶犁杖,到了晚间,就摇身成了艺人,演的人眉飞色舞,看的人鼓掌叫好。这种场面在今天的农村随处可见,之所以其乐融融,就在于自身的参与和精神的极大满足。

二、全员参与,提高群众人文素质

群众文化活动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满足,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一切的获得同样要参与其中。

现在有些地方过分强调文化要出精品力作,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常常只在追求深沉、华丽、文采、高雅上做文章,忘记了参与活动的普通群众。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有些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不能完美地体验到专业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更不能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所以说,一味地追求高雅只能使群众文化离群众越来越远;雅俗共赏才能贴近群众,并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

有什么样的群众就有什么样的群众文化,因此发展群众文化首先要关注群众的文化素质。群众的文化素质上去了,群众文化的品位就会随之提升,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会提高。

三、群众参与,激励创新精神

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群众文化活动也是群众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一些业余文化创作者常常走街串巷收集素材,将婚育新风、农家趣事、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等编成既具有地方风味又切合文明主题的文艺节目,不仅使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教育,还展现了创作者的个人风采。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全国各地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的原创资源并不缺少,一些业余文化创作者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群众的共鸣,关键在于作品展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群众的精神追求。文化活动如果来源于群众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体现群众真实的文化追求,文化上的认同必定能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继而带动新一轮的文化创造热情。只有调动起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才能真正展现群众文化的精髓。

四、群众文化的大众化,具有不可替代性

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还可以从另一层面上发现,群众文化实际上在默默地滋润并弥补着其他文化活动的不足。就大众和娱乐文化而言,主要表现于群众在参与该类文化消费时的盲目无知以及审美偏差。文化市场中,因消费者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缺乏和文明素质低下而引起的混乱局面时有发生;就专业文化而言,因文化素质的差异,部分群众也不能完美地体验个性化特征鲜明的专业文化带来的愉悦;专业文化或者说艺术品绝对不会只是简单地迎合他人趣味,而是取决于它对人类、对历史的价值。那么,润物细无声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也为大众文化、娱乐文化以及专业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归根结底一句话:群众文化工作和它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受专业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文化艺术铺垫,具有不可取代的特征。

总之,文化工作者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应尽可能地给广大的群众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发展先进群众文化,也是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实践活动当中去,让群众文化活动真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