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中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弋

徐弋(四川省甘孜州卫生学校626001)

【摘要】中职《诊断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实验操作考核等可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诊断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41-01

《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上好《诊断学》实验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现将笔者从事中职生《诊断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总结报告如下。

1问题

1.1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下滑,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对《诊断学》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把操作训练当做“任务”来完成,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组织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操作训练不认真。部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时,不按要求穿白大褂,不戴口罩和帽子。在训练结束后,学生通常一哄而散,卫生无人打扫,器械无人清理,个别学生还恶意破坏实验设备和器材。

1.2教师带教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生的教育教学工程中,新型的教学观念还未被所有教师完全接纳,大部分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际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认为现阶段中职学生素质较低,在带习过程中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操作练习的督促检查力度不够,个别教师认为,体格检查的方法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能够掌握,实验课上与不上效果都一样。

1.3实验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族地区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操作场所和实验设施设备相对不足。班级人数的过多使得实验操作课安排难度增大,操作教学中教师工作量大且无法顾及全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学实验操作课的教学质量。此外,诊断实验室缺少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也导致操作课开展难度增大。

2对策

2.1提高学生对《诊断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牢固掌握诊断学各项操作技能,是将来当好医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诊断学》实验课,提高其对掌握《诊断学》技能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起好表率带头作用,在带教过程中要熟悉操作步骤,严守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努力掌握操作技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学生进行操作前,教师要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地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和错误操作。第三,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总结操作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以引起学生对《诊断学》实验操作的重视,提高学习效果。

2.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要提高《诊断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学校需进一步加大对《诊断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扩大实验室面积,改善实验室条件,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保证诊断操作实训课的开出率和质量。《诊断学》中体格检查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重要部分,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学生要通过临床见习和实习系统、全面、规范地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要求教师在实验操作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体格检查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要认真策划和合理地安排诊断学实验,避免实验室资源利用不合理。如体格检查中的男女生分组现象。一个班的女生和男生不可能同时进行体格检查操作训练,而如果只要求班级中男生或女生进行操作训练,则造成实验室资源的浪费。这时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就可进行协调,将两个班级男生或女生安排在一起,这样既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又节约了学生的时间。

2.3提高教师的带教能力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设备和仪器逐渐地取代了常规的体格检查。然而在一些乡镇医院,由于设备的不完善,体格检查不可或缺。中职生就业更多的是面向乡镇医院,这就对《诊断学》实训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其带教能力。可定期或不定期派实训教师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便实训教师积累经验和提高带教能力。

2.4完善对学生实验的考核制度

技能考核既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客观反映,使得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阶段,我校对学生的操作考试制定了统一、全面和严格的评分标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笔者认为,可将诊断学技能考核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将其成绩载入成绩册,如未通过考核必须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能进入临床实习。这样不仅从制度上提高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还可使学生思想上重视操作,训练中认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诊断学》实训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训练条件,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诊断实验教学效果,使中职医学教育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