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与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与控制要点

田源1王玙2耿霏3赵蕾4张立波5

中机华信诚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29

摘要:挡土墙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挡墙主体及挡墙后方土方回填的作业,工程即将迎来竣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在项目经理带领下,贯彻公司“精心施工,建航务工程精品;在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全体员工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保证了挡土墙施工质量,提高了团队成员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扶壁式挡土墙;施工;控制

1竣工后出现的问题

挡土墙竣工开始墙背回填土方,填土到8m时,监测发现第一段长度为25m、高10m的挡土墙出现向外侧滑移现象,至1个月后第一段挡土墙已经整体向外滑移0.5m,竖向方面挡土墙外倾角度4~5°。经监测另三段挡土墙位移变化值仍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对第一段挡土墙基础开挖发现,原本垂直的钻孔桩已经全部与底板断裂变形,桩内Φ32竖向钢筋向外拉伸弯曲。3现场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建设、设计、勘察、施工各单位到现场检查分析得出,造成第一段挡土墙向外滑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1.1建设单位擅自改图

挡土墙原本设计是40支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建设单位为节约工程成本在没有经设计验算同意,擅自要求施工单位取消第一段挡土墙基础的两支钻孔灌注桩,导致桩基抗水平力不够,出现较大变形。

1.2沉降变形缝设置过大

图纸设计要求挡土墙每间隔15~25m设置一道沉降变形缝,但施工单位在桩基已修改的情况下仍按最大间隔25m设置沉降变形缝,造成挡土墙整体性不稳。

1.3墙背施压过早

挡土墙完工后,建设单位急于使用场地,在挡土墙砼强度未达到80%前,且墙体无支撑系统的情况下便回填土方,并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产生的侧压对挡土墙造成不利影响。

1.4挡土墙底部土质变化

挡土墙靠近水库,墙趾长期浸泡在水中再加上暴雨冲刷,土质变软,无法提供侧向约束。

2施工过程中资源配置

2.1人员配置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部挑选技术素质高,施工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组织各施工队伍按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同时,项目部对工期、质量、成本等综合指标进行有效、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确定了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各责任人明确各自的职责,按照其职责范围,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2劳动力配置

挡土墙工程施工范围大,结构类型多,工期要求紧,对劳动力的配置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对此我项目部经过专业评估,公开招标,共确定了4家劳务队伍,分别进行面板式、扶壁式、格构梁式及截水沟的施工。

2.3机具配置

挡土墙工程施工高度较高,工程所用模板均为大型钢模板,因此现场需要机械较多。为此,我项目部经过成本分析、施工进度、人员安排等多方面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4台吊车配合施工,同时明确了吊车台班每月作业不足23d,每天作业不满8h采用台班计算,否则采用包月计算。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吊车调配,所有台班以其签字为准,提高吊车利用率并控制机械费。

3挡土墙处理方案

3.1事故处理方案的选择分析

因问题段挡土墙的周边范围已经回填土方,再开挖后的挡土墙基坑与周边地面高差大可供施工的场地狭小,机械无法直接进入施工。如果进行大面积开挖按原图以钻孔灌注桩作基础,则土方挖方量大,施工难度高,耗用工期长且造价高。所以在重建挡土墙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可行性,控制重建的工程成本。

3.2确定事故的处理方案

设计单位根据现场勘查资料重新出图,要求完全拆除问题段的挡土墙。挡土墙基础改为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后的天然基础,墙前加宽趾板,墙后加宽踵板以利用墙底天然基础的摩擦力来提高抗水平滑移力,墙体侧仍按扶壁式设计施工。4.3修改挡土墙基础的具体做法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原挡土墙基础位置打90条Φ500的旋喷桩,桩净长10m,要求经处理的复合固土体强度不少于fcu=5.4N/mm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00kPa,另外在挡土墙底部和旋喷桩之间设300厚7:3级配砂石垫层。挡土墙背采用内摩擦角大的填料回填,以减少水平土压力,且应分次进行回填。

4实施处理方案

4.1处理方案施工流程

开挖旧基础→放样桩位→定位桩机注浆→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铺砂石垫层、浇筑砼底板→墙身定位、身模板支撑→分三次进行墙身砼浇筑→养护→墙背回填→墙体监测→竣工验收。4.2挡土墙基础的施工要点

拆除问题段的挡土墙体,重新挖开基础,开挖至原基础1m以下的深度,同时凿除原有的钻孔桩、底板钢筋混凝土。利用起重吊车将旋喷桩机吊入基坑内,坑外放置高压注浆机加长注浆管进行旋喷桩施工。要求注入浆液水泥掺量不少于200kg/m,水泥采用42.5R硅酸盐水泥。旋喷桩成桩混凝土达到凝期后,经试验地基进行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20kPa,地基处理后已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3挡土墙墙体的施工要点

修改后的挡土墙体高9m,无法一次浇筑成形,每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3m,挡土墙间隔12m设置一道宽30mm沉降变形缝。挡土墙整体强度达到100%后,墙背回填应分4次进行,且填料中掺入碎石分层压实,同时做好墙体的水平位移监测。

5施工过程的控制

5.1施工放线的控制

因工程长2587m,基准点的轻微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工程轴线超出允许偏差范围。为保证工程测量放线的准确,我方在业主、监理共同见证下,自专业测量单位手中接过坐标和高程管制点,现场办理了移交手续,并与移交资料核对,一切妥当后,四方在移交资料上签字确认。签字确认后立刻安排人员对基准点周边利用混凝土进行固定,同时根据移交桩点布置自设网点,并通过了监理方的复测验收。

5.2土石方工程的控制

土石方爆破采用控制爆破,挡土墙开挖宽度100m左右深度20m左右坡度为1:1,地形复杂,次爆破定位多打孔少装药,分段起爆,设为松动爆破,单孔装药15~20kg之间。爆破时采用孔内外非电延时与电雷管组成的混合起爆网路,最大减少爆破振动。安全防护方面主要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不发生飞石和爆破振动危害。距离建筑物和构筑物爆破时,采用密集炮孔爆破,爆破采取有关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同时,为了减少起爆网路的危险,采用非电起爆网路。

5.3钢筋制作安装

每部分钢筋绑扎完成“三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钢筋验收。验收过程中现场劳务负责人、项目部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共同对钢筋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钢筋安制的根数、直径、搭接长度、位置、加工形状等。抽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签字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4挡墙模板

5.4.1模板加工

本工程模板较为复杂,模板结构设计遵循既要满足工程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支拆工艺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为此我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牵头指挥下,由项目部主管工程师进行设计,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最终确定了模板方案。现场设立模板加工区,所有模板在加工区内,由钢结构加工队,严格按照模板施工图和质量标准加工。加工完成后,由主办工程师和质量员协同监理共同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

5.4.2模板支设

模板安装后,由项目主管技术员对模板截面尺寸、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相邻两板错台、底模板顶面标高、轴线位置、表面的清洁度,扣件的质量、支撑材料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模板及附属材料不得使用。项目部“三检”合格后,由主管技术员协同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2h内必须进行混凝土浇筑。

6结束语

挡土墙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挡墙主体及挡墙后方土方回填的作业,工程即将迎来竣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在项目经理带领下,贯彻公司“精心施工,建航务工程精品;在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全体员工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保证了挡土墙施工质量,提高了团队成员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任庚.高扶壁式挡土墙设计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