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分析

吴凤鸣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隐匿性高血压(MH)是高血压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年来,对高血压的发病率、发病机制、靶器官损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早期发现这种现象,对于有效控制高血压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隐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1引言

目前,血压主要的检测方法有: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根据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可分以下4种情况:(1)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正常;(2)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高于正常;(3)诊室血压高于正常,动态血压正常;(4)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高于正常。近年来,已有学者将第四例血压定义为隐匿性高血压。临床工作的研究中,医务人员经常发现诊室部分患者血压高于正常人,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002年皮克林等人提出了一个更合理的名称为隐匿性高血压(MH)。近年来,随着对MH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对MH的病因、临床因素、靶器官损害、治疗原则和预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2MH的概念

MH是指诊室血压小于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或日间动态血压大于135/85mmHg。临床上,患者诊室血压升高(>140/90mmHg),而诊室外血压正常(<140/90mmHg),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为“白大衣(褂)高血压”。因此,有些学者认为MH称为“逆白大衣高血压”。MH是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其实质是患者确实有高血压,但是当检测时,往往血压高的事实会发生隐匿。由于传统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不涉及这一人群,很容易引起漏诊。动态血压比诊室传统的血压监测有明显的优势,它比诊室血压使用更多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重复测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对MH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3MH的发病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引起MH发病率升高的可能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节育、抗高血压药物、中枢性肥胖和长期高盐饮食等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吸烟者在MH中的比例比正常血压高;经常饮酒与MH有关,后者可导致清晨高血压。白天体力活动较高,白天血压通常较高;但也有MH,即使没有体力活动也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残余隐匿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又称为“隐匿性未治愈高血压”。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比其他降压药增加了抗高血压药物中MH的发病率;据报道,使用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和一种短效降压药与MH的发生有关。

3.1与体位反射有关

测量与MH患者和正常者的血压:受试者休息10-15分钟后测量卧位、坐位、立位血压,因“姿势反射”可引起体位性血压变化,其中一项或以上血压高于正常,这就是一种早期高血压。ABPM能记录人类的多周期包括血压、身体位置的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血压的平均值上升,因此,这类血压可以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3.2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有关

运动试验时血压显著升高,多提示可能有MH。运动后血压显著升高,24小时动态血压升高,尤其是白天收缩压明显增加。这可能与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

3.3与25一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

一些学者研究了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M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MH的风险呈负相关,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参与了MH的发展。

4MH与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是一种重要的病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将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和破坏,MH患者也存在明显的靶器官损害。超声心动图证实,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MH和持久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几项横断面研究表明,MH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有关。罗伯特等人在11502名参与者中观察到,持续性高血压和MH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约是正常血压的2倍。

5MH的防治

研究表明,约35%的MH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并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大量研究发现,MH个体有不同程度的脏器损害,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比“白大衣高血压”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高血压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此外,MH常漏诊,预后较差。被诊断为MH的患者根据每个亚型的病因而有所不同。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睡前饮酒和使用短效降压药有关。此类患者应戒酒,改用长效降压药,或在上床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日间高血压与吸烟和压力有关。建议患者停止吸烟,放松自己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晚间高血压与各种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肾功能不全、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这类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降压治疗,如限盐、减肥、治疗原发病、长效降压药物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晚间高血压。由于MH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MH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仍在正常高值血压高风险,建议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的监测。

5.1及时筛查MH,提高预防水平

提高人们预防高血压的意识,定期体检,注意规范测量血压,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医师应重视诊室、动态血压与自身血压相结合,避免因单心室血压测量无法发现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应重视MH筛查,重视冠心病、脑卒中、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变化。此外,短暂性上升的患者还应注意动态血压。对于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血压正常时,应注意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应普及高血压预防、生活方式干预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应注意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的上升趋势,这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处于MH期。

5.2积极治疗MH,提高控制率

确诊的患者应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治疗。首先,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使用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其次,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采用优化组合疗法。

6结束语

M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常与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有关,对MH的综合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不仅可提高控制率,而且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开金,周玲,唐伯才,等.南京市社区居民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l(10):1270-1271.

[2]彭瑞美,罗小英.运动试验时血压明显升高提示隐性高血压[J].海南医学,2004,15(1):32.

[3]李令华,宋昌稳,黄莉娟,等.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9):720-723.

[4]郑群,苏华,李治.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6),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