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颗粒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160例疗效观察

/ 1

川芎茶调颗粒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160例疗效观察

李春凤

李春凤(河北省平泉县中医院耳鼻喉科河北平泉067500)

【中图分类号】R24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41-01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中医药疗法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以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为主症,相当于中医学"鼻鼽"范畴.其发生与个人体质、免疫功能、遗传、精神因素、环境等有很大关系。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川芎茶调颗粒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过敏性鼻炎160例,并与常规治疗组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220例均来为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3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4.5年。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3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4.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以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清稀量多、鼻塞为特征,起病急,消失也快,常反复发作,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可为长年性发作,或为季节性发作,或在气候突变、异气、异物刺激时发作。[1]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1.3.2治疗组予川芎茶调颗粒(贵州威门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2020173)药物组成:川芎、荆芥、防风、细辛、白芷、薄荷、甘草、羌活。每次1袋,每日2次热水冲服,服前用药液熏蒸鼻腔5~10分钟;通窍鼻炎片(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4722)药物组成:炒苍耳子、防风、黄芪、白芷、希夷、炒白术、薄荷。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二药皆饭后服用。12天为一疗程。

1.4疗效标准治愈:鼻塞,鼻痒、喷嚏症状消失,鼻腔粘膜淡红或灰暗,鼻腔内无异常分泌物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仅受寒后偶可出现,鼻腔粘膜淡红或灰暗,鼻腔内无异常分泌物,或有少许粘白涕。有效:鼻塞、喷嚏、流清涕症状较前减轻,鼻粘膜苍白灰暗或淡红。无效:服药后症状无变化。[1]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160例,治愈126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60例,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4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通过鼻腔感觉神经—副交感神经反射产生症状,副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增高,使腺体分泌增多,这些病理变化使鼻粘膜处于超敏状态,使某些特异性刺激(冷,热)易于诱发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粘膜的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抗体)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基本病理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增加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常规治疗着重于减轻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但不能彻底改变变态反应体质,其副作用亦较大.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病因多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气虚,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所致。本方用通窍鼻炎片联合川芎茶调颗粒益气固表以御风邪,符合本病多属肺、脾、肾阳气亏虚,不任风寒为病的病理机制。而据现代药理研究,通窍鼻炎片中的玉屏风散能抑制IgE的产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免疫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川芎茶调颗粒中的甘草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胺及降低细胞对组织刺激的反应性。川芎活血化瘀,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增强免疫力作用。辛夷,防风,荆芥,羌活,白芷辛苦温开,祛风邪,通鼻窍。薄荷轻清发散。两药合用可谓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改善过敏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此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满意效果且可避免长期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