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ey导管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

/ 1

Foley导管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

刘玲刘萍萍

刘玲刘萍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730900)

【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190-01

计划分娩是为了提高分娩的安全性,人为诱发宫缩,调节分娩时间。积极引产可以使已成熟的胎儿及早脱离继续妊娠带来的危害,减少母婴患病率及围产期死亡率。我院自2009年以来,对实行计划分娩的孕妇使用Foley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其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纯催产素引产,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了母婴并发症,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住院实行计划分娩的120例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28±4)岁,孕周:37-42周,头位:无头盆不称,无产道畸形,胎膜未破,无产前出血。

1.2手术方法孕妇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宫颈常规严格消毒。宫颈钳钳夹住宫颈前唇固定,将24号Foley导管插入宫颈内,顶端越过宫颈内口,向Foley导管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60-100ml,末端无张力地固定于孕妇大腿内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导管不得碰阴道壁,听胎心无异常后送回病房观察。

1.3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

2结果

孕妇在放置Foley导管后2-4小时出现宫缩,18-20小时取出Foley导管。120例引产中,112例成功,占93.3%。其余8例已出现宫缩,但在取出Foley导管后,静滴催产素超过24小时分娩。成功的112例中82例在取出导管后加用催产素静滴或人工破膜,自然分娩94例(83.9%),胎头吸引助娩6例(5.36%),剖宫产12例(10.7%)。

3讨论

112例引产成功者均在置管后5-21小时分娩。82例静滴催产素或人工破膜者,因取出导管后,水囊对宫颈的机械性压迫刺激消失,使宫缩减弱,故需加用催产素静滴及人工破膜,增强宫缩,以缩短产程。12例剖产指征为:8例胎儿窘迫,3例持续性枕后位,1例持续性枕横位。8例引产未成功者,5例在置管后第2天催产素静滴引产成功,2例在置管后26-30小时分娩。Foley导管置入后,其水囊置于宫颈内口上,对子宫下段和子宫颈起机械性压迫作用,反射性刺激和兴奋脑垂体后叶,增加内源性缩宫素的生成和释放,起到增强子宫收缩达到促宫颈成熟及增强产力而缩短产程的目的,用于计划分娩,凡头位有阴道分娩条件而胎膜未破者均可施行。若孕妇宫颈条件差者可在放置Foley导管后注射安定,不但可以软化宫颈,增强水囊扩张效果,而且可以使产妇安静入睡,保存体力,改善子宫血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氧。本组120例病例置管均顺利,无感染病例,术后孕妇可随意活动或取坐位,增加水囊对宫颈的机械性刺激。此法操作简单,无痛苦,引产成功率高,能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ISBN978-7-117-055352.

[2]刘玉洁,赵瑞林,田扬顺,等.303例气囊扩张宫颈阴道助产的临床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8,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