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杨进如

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儿科276700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两组患儿分别采用常规人工叩背辅助治疗和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时,给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能让患儿的治疗时间有效缩短,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机械振动排痰;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肺炎是儿科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喘息、气促、咳痰以及咳嗽,伴黏液脓性痰,让肺部的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出现障碍。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机械振动排痰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主要观察了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现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临床相关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以及肺部湿啰音等;全部100例患儿中,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56例、44例;患儿年龄为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6±0.4)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例,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入院后全部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如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以及抗病毒等。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人工叩背辅助治疗:并拢关节,弯曲关节,然而对患儿拍背,拍背顺序应从上到下,拍背频率为40次/min,每次5-10分钟,叩击的力量应该以患儿能耐受为最佳,而且应避开心前区、肾脏以及脊柱等区域。实验组患儿则选择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选择HemaG型振动式物理治疗,选择模式1。治疗期间应结合患儿的年龄来对速度进行确定。对于年龄为6个月-3岁的患儿,应将速度设置为10-15Hz,对于年龄为3-7岁的患儿,应将速度设置为15-20Hz,对于年龄为7-14岁的患儿,则应将速度设置为15-25Hz。治疗期间应协助患儿选择坐位或者卧位,同时选择合理的引流位。选择专业护理人员来开展具体的操作,选择机械振动排痰机来对患儿背部进行叩击,每次10分钟,每天2次。如果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则应马上暂停治疗,并告知临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2]:治愈:临床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体征、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之和则为总有效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

对照组中,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11例、16例、15例、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42/50);实验组中,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14例、18例、17例、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

对照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1.1)天、(5.5±1.2)天、(10.1±2.3)天;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1.4)天、(3.2±1.0)天、(7.2±1.1)天;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于肺炎患儿来讲,肺部炎症可能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增加分泌物,进而对换气和通气功能造成影响。对于年龄小于4岁的儿童来讲,其咳嗽排痰反射还并不完善,所以排痰能力较差,痰液对气道造成阻塞,进而对感染控制和通气效果造成影响。

人工叩击排痰是通过对患者体表进行叩击,利用气流震动让附着在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利用咳嗽将其排出,然而因为叩击力仅仅作用于患者体表层,也不能有效控制叩击力量,另外小儿的咳嗽反射还并不完善,因此仅仅通过对支气管壁进行震动,排痰效果并不理想。机械振动排痰的设计原理为物理定向叩击原理,利用和体表垂直的治疗力,对人体进行震颤和叩击,让呼吸道黏膜表面的代谢物和黏液液化、松弛;除此之外和体表平行的治疗力则能对人体产生定向的挤推和震颤,将支气管中的黏液排到支气管,然后经咳嗽排出。在肺炎治疗中,应用震动排痰机能促进排出痰液和分泌物,对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进行有效缓解,对水肿进行消除,让阻塞得以有效阻塞,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血氧浓度,对呼吸道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3]。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合理的痰液引流能让细菌繁殖有效减少,进而来更好吸收炎症,让患儿的呼吸道保持畅通,让气道阻力有效降低,对肺部的换气和通气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最终让药物治疗效果有效提高,让住院时间缩短。然而对于婴幼儿来讲,因为其呼吸系统功能和结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应严格掌握其胸部震动排痰机的指征。

总之,在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时,给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能让患儿的治疗时间有效缩短,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海.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4):927-928.

[2]李团员.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38-39.

[3]罗小容.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