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赵松青

赵松青

湘潭县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科湖南411228

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血栓抽吸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46例实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抽吸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流率为82.61%,对照组为43.4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MBG分级对比显示,观察组2~3级为86.96%,对照组为45.65%,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预后判断显示,观察组死亡率为2.17%,对照组为13.04%,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加血栓抽吸术,可显著提高心肌复流及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抽吸导管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为首选方案,但是其无复流发生率较高,虽然加用药物辅助治疗可以将无复流率降低,但是依然有较为严重的无复流情况出现,不利于患者预后[1]。本组研究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加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对治疗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检查后,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及观察组46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60.8±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1h,平均时间(4.5±0.6)h;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19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1.3±5.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3h,平均时间(4.8±0.8)h;合并糖尿病14例,高血压16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严重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者;合并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氯吡格雷600mg、阿司匹林300mg口服。行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术治疗时,加普通肝素100U/kg,每1h追加肝素1000U。对照组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观察组将血栓抽吸导管置入闭塞部位,反复行血栓抽吸,直至阴影消失,随后实施常规介入术。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连续用药3d,随后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mg/d及阿司匹林100mg/d。

1.3观察指标

TIMI血流分级:0级:血管闭塞远端无前向血流;1级:造影剂部分通过闭塞部位,但不能充盈远端血管;2级:造影剂可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造影剂充盈及清除的速度较正常冠状动脉延缓;3级:造影剂完全、迅速充盈远端血管并迅速清除。3级以下为无复流。

心肌染色分级(MBG):0级:无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1级:有少许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2级:有中度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但不及同侧或对侧非梗死相关动脉造影时的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心肌部分灌注;3级:正常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与同侧或对侧非梗死相关动脉造影时的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相当,心肌完全再灌注。2~3级为心肌再灌注;

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1年,记录其死亡率与存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录入SPS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经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复流率为82.61%,对照组为43.4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预后判断显示,观察组死亡率为2.17%,对照组为13.04%,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3.讨论

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为首选方案,可通过机械性作血栓挤压,充分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但是单纯介入治疗的无复流率较高,致使心肌难以获得有效灌注,不利于患者预后[3]。因此,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无复流发生,可提高心肌再灌注发生率,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有学者研究发现[4],血栓抽吸术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介入治疗后无复流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肌无复流率较低(P<0.05),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术基础上加血栓导管抽吸,可有效降低无复流率,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栓抽吸导管,可有效将血栓抽吸,从而减轻血管负荷,有利于提高心肌灌注,是对患者预后结局进行改善的首选方案。有学者研究显示[5],心肌再灌注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肌再灌注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一致[6]。

本组研究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仅1例死亡,可能与血栓抽吸导管快速抽出血栓,恢复心肌血流及再灌注相关。单纯介入治疗无法快速促进堵塞血栓再通,致使无复流率高,再灌注率低,极易导致心肌坏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结局。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加血栓导管抽吸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无复流率,提高心肌再灌注,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港,徐细平,冯小坚等.pER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03(3):186-188.

[2]冼伟进,余泽洪,陈小林等.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7):694-697.

[3]牛和平,张军,袁琛等.per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63(3):176-180.

[4]冼伟进,余泽洪,陈小林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48-852.

[5]吴阳,巴明川,张东辉等.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68(7):590-593.

[6]陈玉善,解金红,罗明华等.介入治疗联合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疑难病杂志,2014,69(5):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