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顺势而谋——谈低段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遵循规律,顺势而谋——谈低段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韩叶

温州市水心小学

内容摘要:

我们都知道能识会写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识字和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关于汉字难教、难学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对汉字要会识、会读、会写、会用“四会”的过高要求,又使学生负担过重,难以胜任。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语文新课程在教学策略上实行了“识写分流”,即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的不同,提倡“多认少写”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提早阅读。但新课程实施之后,关于“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多”的抱怨仍不绝于耳。少写以后,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的突出的问题是新字回生率高,小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他们仍然不能有效地掌握汉字。

关键词:遵循规律识字教学

一、.遵循语言规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我认为让学生在阅读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字见面。遵循汉字的语言规律,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的识字不仅仅是识字,它就是阅读,识字的目的就是阅读。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既要通过学汉字发展语言,还要以语言规律指导学习汉字,才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否则,如果单独识字,既不能牢固地掌握汉字,也达不到发展语言的目的。

例如,一年级课文中《棉花姑娘》中抓住“盼”字展开教学。以“盼”的字形入手,从“盼”字引出“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是为什呀?她盼呀盼,盼来了哪些医生呢,结果又怎么样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以字义的理解来带动词、句子、课文的学习。同时在阅读中加深来了字形的识记与字义的理解。

2、在阅读中识字

从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让孩子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我做的更多的是将课后的生字组成一个个句子,让学生认读。

3、从字、词、句的结合上识字

由于许多的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音多字,这会给汉字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要求学生不念错别字、不写错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多,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大都有两个汉字组成,有了两个音节,就可以避免多音字、多义字、同音字造成的混淆。如“这”“着”两字,孩子们易混,必须借助词“这样”“坐着”来区分,又如“长期”“长大”,对“长”的读音,也要在词中区分。凡是多音字、同音字、多义字,大都要通过词、句出现或认读、写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别。就是一般的字,也要字、词、句结合进行教学。

二、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拓宽识字渠道。

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刚入学的儿童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他们的记忆力虽然较强,但也容易忘记。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年纪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不同的渠道给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

1、努力创设多元的识字环境

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学习生活,所以精心布置教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我每天都要在黑板上贴上一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时时与生字见面。课间,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认读,互相检查;后墙上设计一块汉字乐园,写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谜语;在教室的侧面墙壁上还贴有图文并茂的识字图片和古诗等,而且一个星期或十来天不断更新内容。在这个充满童趣的教室里,良好环境氛围使学生无意中增加了识字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少留甚至不留家庭作业,多当堂练习。

识字教学活动要讲究五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其中的“手到”,往往会因课堂教学时间没掌握好而被挤掉。实际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让给学生动手写。

这么一个实验:一个班同样施教,然后将他们分组练习,一组为“当堂练习组”,要求这组学生当堂做练习,每个词写两遍,当堂听写一遍,回家不留作业;另外一组为“回家练习组”,学生上课不练习,只留家庭作业,每个词抄四遍。第二天上语文课,两组同学同时听写。结果第一组的正确率为98.5%,第二组的正确率为94.2%。为了避免数据的偶然性,后来又将两组对换练习方法,进行同样的对比试验,数据虽有些差异但“当堂练习组”情况优于“回家练习组”是肯定的。

“当堂练”优于“回家练”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①“当堂练”知识能及时巩固,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成果,及时纠正。“回家练”则失去了及时反馈的效能。

②“当堂练”是在遗忘高峰前加以强化,记忆效果好。“回家练”,遗忘已开始,很多字词的练习只是重新学习而已,没有强化记忆可言。

③从学生练习时的心理及环境来看,“当堂练“的学生在一起练,教师又在一旁指导,学习氛围良好,处于最佳状态;“回家练”时,一般干扰较多,又占据了学生的娱乐时间,这样练得越多,学生越反感。

综上所述,我们在安排识字教学时,一定要留给学生当堂练习的时间。

3、读写结合,鼓励从生活中识字

要提高低年级识字的效率,还要把识字教学和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较强,若单抓识字率和默字率,学生单独认写几百个字都不难,但并不巩固,到了运用时,往往会写错别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习作,识了字自然要用于读写。现在的教材编排,从识字到学词、学句、学文,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了字、词、句紧密联系。学生识了字就接触句和文,通过读和说巩固了字词,为识字教学与读写训练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识字不单单在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汉字的世界里,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场、景点,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再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读一读汉字袋中的汉字,比比谁认得多,每次活动评出的班中的“识字能手”颁发奖状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求,也是当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