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内压预警标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王玉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腹内压预警标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王玉莉

王玉莉李平陈天玲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腹内压预警标识与相应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级别给予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预警标识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内压预警标识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腹内压预警标识;重症胰腺炎;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是一种自身消化性疾病,本病起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容易引起腹内压升高,进而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1]。其病死率高,可达62.5%~75.0%[2]。因此,积极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腹内压是腹腔内压力的简称,正常情况下,腹内压为0或与0接近,但在病理或某些生理状态下,腹内压会出现异常升高,导致腹内高压症,严重情况下,可诱发ACS,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腹内压预警标识,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4~70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所有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即予插胃管行胃肠减压,禁饮禁食、静脉补液,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护理级别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腹内压预警标识,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观察组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测量腹内压:患者入院后,由接诊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腹内压测量,测量方法为膀胱间接测定法。患者入院后,病人取仰卧位,给予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中的尿液,夹闭尿管,测压管与Foley尿管相连,通过三通装置向膀胱内注入25ml生理盐水,然后连接测压管,以耻骨联合为“零点”,正确读数。呼吸末测压管水柱高度即为腹内压。为减少人为误差,应专人动态监测,每日至少测3次,取平均值。将测量的腹内压力按下列公式转换为mmHg,1cmH2O=0.735mmHg。(2)腹内压预警标识:以交通信号灯的管理规定作为借鉴原则,根据腹内压值的大小,将标识牌的颜色相应设为红、黄、绿三级,分级标准:腹内压≥25mmHg为红色;腹内压为15-24mmHg为黄色;腹内压≤14mmHg为绿色。将腹内压预警标识置于患者的床尾,并在标识牌上详细标记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腹内压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调整预警标识牌。(3)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红色:予心电监护,每1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腹内压、血常规、尿量、生化等指标的监测周期为每2h一次,严密观察腹部体征;黄色:每2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生化、血常规、尿量、腹内压监测周期为每4h一次;绿色:每4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腹内压进行监测,生化及血常规的监测周期为每天一次。(4)评估及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根据标识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由护士长对患者的腹内压及护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并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积极开展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1.3评定方式

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措施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将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2.63±2.4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2±3.57)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4例,其中,2例为感染,2例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2例,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胃肠道反应4例,发生率为24.0%(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腹压标识预警系统是通过对患者的腹压进行动态监测,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对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腹压标识预警系统的实施,也有利于临床手术的诊断依据,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为临床救治患者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3]。建立腹压标识预警系统,能够通过规范的标识给予护理人员警示,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该系统根据患者的腹内压,采用红色、黄色、绿色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进行代表,从而科学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对策,从而及时救治患者。

本次研究中,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腹压标识预警,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可见,用腹内压预警标识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军,单红卫,叶剑鸿,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3,3(7):618.

[2]吴永红,高丽琴,李琴.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45-46.

[3]张艳玲.腹压护理标识预警系统在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229-230.

注:项目名称:腹内压检测早期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项目编号:SFZD-20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