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刘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县级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刘晓会

刘晓会

国网吉林长春市九台区供电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500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载体,在提升县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已为实践所证实。为适应县公司企业发展和建设“大文化”的客观需要,对县公司企业已经构建起的,包括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大文化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这里结合县公司企业实际重点谈一下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

关键词:供电公司;企业;品牌文化

一、安全文化促和谐

有了安全,才有生产。这两年来,我们公司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注重将安全管理与创新相结合,搭建多样的安全文化平台,推出了筑牢安全生产思想提防的新举措,结合实际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又在全公司开展“亲情安全防护网”活动,把安全文化渗透到员工家庭,构筑第二道安全防线。

通过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转变安全思想观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公司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规章的培训,开展各种安全知识技能普及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加大对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把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法的高度;提高员工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让员工意识到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规范员工行为文化建设,确保“我会安全”,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确定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作业时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控制不良作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规范安全生产各个管理环节,制定了一素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全员培训制度、安全工具管理制度、两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等,并创新实施了《安全生产红黄牌处罚规定》。推行安全亲情化管理,全面推广供电所提出的“安全生产全家福”的人性化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生产金钥匙牌”,稳固了安全生产阵脚,实现了“双零”目标。

创新安全宣传载体,利用班组学习、橱窗专栏等途径,强化了员工安全意识;举办“我爱我所”摄影比赛,形成爱所如家,共保安全的氛围;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的“金点子”安全活动,提升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组织安全生产座谈会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播放安全教育片活动;举办反事故斗争对抗赛;每月发送安全生产简讯;组织职工代表视察安全生产活动;开展百名职工千次操作无差错安全劳动竞赛活动等十项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了“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年”活动。

安全文化建设又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中,公司各单位组织开展以人为本,提升素质,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化创建活动”,把涉及到安全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从各方面确保生产安全。也可以把安全文化建设廷伸到安全效益文化、安全措施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道德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安全规程制度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安全作品文化、安全班组文化等县公司企业所涵盖的安全内容。或者开展征集安全警句活动或职工看行见、摸得着、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去年以来,为了增强各级干部安全管理的自觉悟,公司要求所长以上干部结合实际“找出安全生产中一个突出问题,拿出一套解决办法,总结一个先进典型、写出一篇安全生产的经验体会短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管理文化增效益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从县公司企业发展来看,就是更好的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干部职工在县公司可持续发展中,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

建设现代化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没有现代化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而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摆在最前面的就是建立现代化的营销文化。在这里重点谈一下营销文化: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营销文化观。营销工作是公司的中心工作,我们公司始终坚持“管理增效,服务创效”的营销理念,发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精神,努力降低线损、提高售价、确保电费回收;加强营销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办事程序,实行“一口对外”的管理制度,即“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一件事”。

二是加强营销的物质文化建设,即营销的硬件建设。首先是抓电网建设,公司坚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加速电网建设,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打造“优质工程”,从根本上提高了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让客户用上优质电能。去年我们承建的龙家堡煤矿送变电工程,按常规施工最少也得6个月时间,为了使客户早日达产见效,我们起早贪黑,昼夜奋战,在冬季施工极端困难条件下,仅用88天就完成全部工程任务,一次送电成功,煤矿指挥部十分满意。今年以来,我们逐步完善客户服务的自动化系统,从电费的抄、核、收,表计的校验,到客户的用电需求、消费重点及发展趋势,运用营销自动化系统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市场调研、预测和开发,帮助、引导客户消费。

三是重视营销的行为文化建设,公司非常重视开发电力营销市场,引导广大员工树立高尚的营销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深入人心。

三、服务文化树品牌

优质服务是县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感到县公司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和服务文化理念的要求,用实际行动向电力客户传递“挑剔批评是您的权利,真诚服务是我们的义务”的服务真谛。在服务客户的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工程服务质量回访制度、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措施的落实。

品牌的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积累的价值所在。公司始终秉承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始于客户要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并切实把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中,通过追求真诚的服务理念、规范的服务内容、品牌化的服务形象、一流的服务品质来全面实现“四个服务”,实现了企业与客户的共同发展。

在供电服务中大力倡导微笑服务、亮牌服务和敬语服务,员工对客户做到“五个一”(一张笑脸、一个座位、一杯热茶、一句暖心话、一到就办)和“五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协助有谢声、服务不到有歉声、走有送声),树立“服务无小事”的思想,多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用公司的真诚、真心、真奉献来赢得用户的信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规范严格服务管理,积极贯彻国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不准”》,建立优质服务考核制度,并制定了《优质服务违规扣分卡》,对服务行为实行动态规范管理,使服务行为从细微之处得到了约束,服务更加规范。根据行业特殊性,通过简化、清除、整合,对内部工作环节、岗位、职能进行合并和重新划分,简化内部程序。建立了“内转外不转”、“一口对外”的科学方便的服务程序,达到客户用电服务满意,快捷、准确、费用最低、方便之目的。如阳光通道、首问负责制等。

总之,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对实现县公司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县公司企业发展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考虑,协调发展才符合县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因此,县公司企业的大文化建设应当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之中。根据公司的客观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确立体现县公司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使县公司企业在内质外型建设上协调统一,不断开创县公司企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