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钱大智

钱大智(建始县人民医院湖北建始4453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216-02

【摘要】目的探索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4例HE-PEF的治疗体会。结果HE-PEF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依拉普利、螺内酯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HE-PEF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保留舒张性心衰

近年来,对心力衰竭深入研究后发现,大量心衰患者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既往称此类心衰为收缩功能尚存或舒张性心衰。欧洲心脏病年会(ESC)2008年的心力衰竭指南中把其命名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值得注意的是HF-PEF逐年增多,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目前人们对此类心力衰竭的认识和关注还很不足,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事件尤其是死亡的发生率也不低。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对24例HF-PEF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依拉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8±5.6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均在3级以上。均符合:①心力衰竭的体征或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肺水肿。②正常或轻度异常的左心室(LV)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50%,LV不大,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97ml/m2。③舒张性LV功能不全的证据,E/A>1。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7例,肥厚型心脏病2例。

1.2治疗方法

24例患者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从6.25mg逐渐增加到25~50mg,bid)、依拉普利(从2.5mg逐渐增加到5~10mg,bid)、螺内酯(20mg,bid)治疗,在开始治疗时给予呋噻米片20mg,qd,待呼吸困难消失后改为每3天20mg,并逐渐停用。高血压者给予氨氯地平缓释片5~10mg,qd,使血压降到正常。冠心病有明显心肌缺血者加用硝酸酯类药物,上述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丁钙10mg,qd和拜阿司匹林100mg,qd。

2结果

2.1疗效评价

有效为出院后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随访1年内无再次住院,且无严重呼吸困难。

2.2治疗结果

出院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随访1年,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在2级以上且无复发再次入院者21例,有效率为87.5%。2例在1年内复发再次入院。1例因脑出血死亡。

3讨论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指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由于左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综合症。然而,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不完全等同于DHF,它同样可见于收缩性心衰(SHF)。在无法明确区分左室舒张与收缩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对于不伴LVEF降低的心衰,在临床诊断及临床研究中均称之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功能尚存的心衰,而不称为DHF[1]。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常见病因有高血压、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左室肥厚、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等。其诊断核心是需满足3个条件:①心衰的症状或体征: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也可作为HF-PEF的临床证据;②正常或轻度异常的左室收缩功能:LVEF>50%,LVEDVI<97ml/m2;③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证据:包括有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指标,如左室舒张末压(LVEDP)[2]。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治疗至今尚无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2008年ESC颁布的《急/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指南》指出,目前缺乏可靠的治疗方法来降低HF-PE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只是经验性和对症性的:①寻找和治疗基本病因非常重要,如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心肌肥厚、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等;②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使心室舒张期延长,它降低高血压、减轻心肌肥厚的作用也对舒张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③应用利尿剂可以控制水钠潴留、降低肺静脉压,缓解呼吸困难及水肿。2008年ESC颁布的《急/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指南》同时也指出,对于合并高血压的HF-PEF患者,ACEI和(或)ARB可作为一线用药。但也有研究证实RAAS系统激活在舒张期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并非关键环节,因此应用ARB或ACEI类药物难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3]。本组24例患者经长期联合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依拉普利、螺内酯,随访1年有21例无心衰症状加重而再次住院,总有效率87.5%。笔者体会:①在治疗基本病因的前提下,首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主要目的是降低心率,延长舒张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可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左室重构;②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必须是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长期地应用;③联合应用醛固酮拮抗剂,防止ACEI类药物的醛固酮逃逸现象,可阻止和逆转心肌纤维化,从而达到改善左室顺应性;④利尿剂早期应用可以控制水钠潴留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降低肺静脉压,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总之,目前HF-PEF的治疗只能是去除或减低HF-PEF的诱因或原发病和逆转舒张功能顺序。

参考文献

[1]吴平生.探索与前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10-30(C16).

[2]2007年ESC.HFNEF诊断的专家共识.Eur,HeartJ,2007,28(20);2539.

[3]郭艺芳等.2008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进展荟萃[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