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技术》案例导入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基础护理技术》案例导入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韩鸿雁

韩鸿雁(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系内蒙古锡林郭勒026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33-02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也随之加快了速度,可最终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案例导入教学法

近三年来,我在《基础护理技术》这门课的教学中不断思考,研究选择了几种教学方法,并将校学生、实习生、毕业生的意见反馈进行整理,不断改进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就案例导入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我想做一阐述与大家交流。

案例导入教学法是我们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法,它能够将临床真实的病例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同学们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与病例中的病人相结合,易融入到临床情境中。但案例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空间。

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中,大部分案例设在一个模块或一个章、节的开头部分,所涉及的问题也是贯穿于一整个模块或章、节的。就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这样会使得学生的思维不会集中在焦点上,而是发散性的,学生分析问题后自己找不到问题的着力点,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产生惰性,自己不去主动思考,而是等待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顺延思考,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深浅程度、思考潜力都将受到制约。近三年的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我采用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办法,逐步使学生进入临床状态,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高了他们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进入实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优势感,得到了带教老师的赏识,明显降低了实习压力。对于临床真实的病人能够做到逐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中,教材上的案例是:患者,曹某,因化脓性扁桃腺炎入院,测量体温39.5℃。医嘱: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2次/日,护士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后5分钟,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脉细弱,测量P100次/分,BP80/50mmHg,R32次/分,呼之不应。问题: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2.如何预防该情况的发生?3.做过敏试验时试验液的配制标准及方法是什么?4.对该患者应采取什么抢救措施?在教学中,我们完成上述教学内容需要两次课4学时,一次是学习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标准及方法;另一次是学习过敏反应的处理、预防。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将案例拆分为两部分,在第一次的学习中我将案例设计为:患者,曹某,因化脓性扁桃腺炎入院,测量体温39.5℃。医嘱: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2次/日,问题:1.在注射前有哪些准备?2.如何配置青霉素过敏试验液?3.如何进行皮试液结果的判断?4.如果药物换成是先锋Ⅴ又将如何配置过敏试验液?如何进行皮试液结果的判断?根据问题一边做一边学习,自然做到了教、学、做一体;而第二次课我将案例拓展开如教材,但问题设置如下:问题: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2.对该患者应采取什么抢救措施?3.如何预防该情况的发生?4.如果换成链霉素发生上述情况如何处理?这样,案例根据授课内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选择,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由于环境的改变,真实的病人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压力感,可病人真实的护理问题摆在眼前时,他们会由浅入深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一简单问题得以化解时,立即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继而他们会主动找出相应的若干个问题,想方设法寻求对策去解决,自然便会适应了环境,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为顺利实习并完成学习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梅,李艳菊.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20﹙7﹚.

[2]张鸣.护理专业能力的内涵、研究方式与发展途径[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3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