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及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骨水泥及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比分析

张鹏

张鹏(德江县人民医院/德江县钱家乡卫生院565200)

【摘要】目的:分析骨水泥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两种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外科胫骨折的老年人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成两组,A组(n=20)和B组(n=20)。其中A组患者使用骨水泥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B组患者使用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跟踪随访20月,对疗效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在术后随访4个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到70%,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50%,二者差异显著,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0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5%,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0%,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早期来看,骨水泥治疗方法比同种异体骨条治疗方法有优势,长期来看,二者的治疗效平分秋色,难分上下。但是鉴于老年人这类群体骨质疏松的特殊性,选择骨水泥治疗方法,能在早期很好的使骨折部位得到固定,疗效质量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水泥骨条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041-02

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合并骨质疏松,骨质变脆,因此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2],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本篇笔者就骨水泥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两种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差异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外科胫骨折的老年人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58-70之间。左侧受伤17例,右侧受伤23例。交通意外事故受伤16例,跌倒摔伤14例,重物砸伤8例,其它原因受伤2例。比照Neer来分类:所有患者都在II型和III型范围之内。按照数字随机分成两组,A组(n=20骨水泥治疗组)和B组(n=20同种异体骨条组)。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伤原因骨伤种型分类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骨水泥组手术方法:患者给予全麻或者采用整臂的局麻,当麻痹药物起效后,患者仰卧在手术台,患病肩部垫高5cm左右。于肩关节的前侧为始路,从肩锁关节的前部下方,沿着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夹隙向患肢的远端延伸开一长约15cm的曲弧形切口,将切开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给予电凝止血并牵引至两侧。在保持头部静脉安全的情况下,于三角肌和胸大肌夹层钝性分离,将胸大肌头静脉同时拉向内部的那一侧,而三角肌拉向外部那一侧,从而将肱二头肌的长头肌腱暴露在外,使用刮匙将骨折部位的凝固血块除净使骨折断处清晰暴露。沿着患肢纵向适当向内部牵引紧收,采用骨膜剥离子翘起骨折近端,适当用力抵紧骨折段处,观察并维持断端的复位状态(因为复位不良的老年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差,一些临床观察结果和基础实验显示复位后远侧移位将导致不良后果及并发症[3])。选取尺寸长度合适的锁定钢板于肱骨的近端帖附在骨折的断端处。进行深度测试以及钻孔之后,在肱骨拧入尺寸合适的锁定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然后再在多个方位进行若干枚尺寸合适的锁定螺钉的拧入,以便肱骨头的多角度固定,对患者患病肢体被动运动以及采用C臂X光机透视进行观测螺钉的拧入情况。待钢板完全固定好之后,利用吸引器将手术切口处的血液吸干,将之前调和合适的骨水泥注入缺损处,以填满整个骨髓腔为标准,将益处的骨水泥清理干净,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12min左右后,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吸干液体,进行切口的逐层缝合。

同种异体骨条手术方法:手术切口路数和骨水泥治疗组的相同,锁定钢板的固定方法亦是同样,等到肱骨端处完全复位以及钢板完全固定,将同种异体的骨条植入断端处的骨髓腔内(以填满骨髓腔的尺寸为宜),最后进行夯实即可。

术后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可能是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加强肌肉的收缩,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肿胀的消退,增加骨折端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4]。护理人员应在病人可承受的范围内有针对性的引导其做康复训练。

1.3判定标准

按照相关研究的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活动范围25分,解剖10分、肢体功能30分、疼痛35分,优为大于90分,良为80到90分,良为80到89分,中为71到79分,差为小于等于70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计数资料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利用X2进行数据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治疗后4个月的(见表1)随访后骨水泥组优8例,良6例,中4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0%,骨条组优6例,良4例,中7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50%,二者差异显著,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骨水泥组治疗效果更显著。20个月的(见表2)随访后,水泥组优12例,良7例,中1例,差者不存在,总优良率95%,骨条组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1例,总优良率90%,二者差异不明显,p小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治疗效果相当。

表1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治疗4个月后的效果

组别n优良中差优良率(%)

骨水泥组20864270

骨条组20647350

表2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治疗20个月后的效果

组别n优良中差优良率(%)

骨水泥组201271095

骨条组201081190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骨质疏松。在胫骨骨折时,断处容易移位明显,损缺严重。目前临床上普遍的用于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是先对骨折部位进行稳定复位,然后使用钢板固定,最后进行骨的植入。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植骨主要是填充骨缺损.恢复塌陷的关节面并提供物理支撑[5]对骨缺损、塌陷进行骨植入的主要目的是为骨关节稳定性提供机械支撑,实现骨的重建。笔者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骨水泥与骨条两种填充物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

结果显示在术后随访4个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到70%,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50%,二者差异显著,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0月后,骨水泥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5%,同种异体骨条治疗组,患者优良率达90%,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早期来说,利用骨水泥治疗方法更有优势,但长期来看两者的治疗效果难分上下,均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但是就老年人骨质疏松这一特殊骨质来看,为了便于骨折后早期能够进行及时的有效固定,骨水泥比同种异体骨条的治疗方法更有优势,治疗质量更高,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丹,周海斌,董启榕.影响肱骨近端骨折愈合的有_炎因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8):646-8.

[2]千志相,杨风云,涂宏,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颁骨折42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5):78-9.

[3]郝俊,张晓伟.手术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疗法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19(38):408l一4082.

[4]叶庆林,罗春强,梁桂泉.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院,2011,8(11):50-51.

[5]周飞,孔晓海,陈其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3例分析[J].中围医药指南.201l;9(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