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绿化空间及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1

居住区的绿化空间及理念

茅剑

(郑州市环境艺术设计事务所,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51-01

摘要:结合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我们从绿化的空间及理念开始阐述其对居民生活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绿化;空间;理念;人性化

居住环境质量对个人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因为人们的绝大多数基本需求必须在家门口就近予以满足。所以居住区绿化的方法及理念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城市建设中较为活跃的居住区绿化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所有居民都希望有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生活环境的建造重要的一笔便是居住区“绿化”的问题。居住小区是否受到居民的关注并让居民感到满意,除了良好的小区管理服务以外,另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便是绿化美化的质量。

住宅区除了人以外,另一类主要的生命群落就是绿化植物,它们与人共同成长,是人们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一些高大的植株往往成为历史的象征,除此之外绿化对居住环境还有遮阳、隔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实际功效。

居住区的绿化空间:

一、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

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二、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

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

三、绿化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导向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即“把追求GDP的增长看做是建设强国的唯一目标与动力”,在这各思想导向下,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不过人类很快看到了自己对世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1972年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2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居住区绿化空间“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最主要的并不在于居住区的建设是否选用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与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在于它是否给人们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是否能让居民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是否能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的,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这就要求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在充分了解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能充分体现尊重人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比如汀步的间隔要适合人的行走习惯;园灯的高度、亮度、风格要适合居民的生活习惯;园椅的数量、位置要让居民休闲娱乐感到方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