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隐患与薄弱环节的对应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隐患与薄弱环节的对应解析

宋广瑞

山东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枣庄277100

摘要: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有关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云南某煤矿的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评价为基本合格,可以继续生产;但应该提高用风地点风量供需比、降低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加强监测通风系统的各监测指标,针对矿井存在的通风安全隐患,分析通风安全系统薄弱环节,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矿井通风的安全性,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应对策略

引言

煤矿开采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有效应对矿井安全问题是现阶段需要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行业多发事故之一,这与煤矿通风管理存在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必须对煤矿通风安全隐患薄弱环节进行严密监控以及重点防范,对通风工作加强监管,以确保其安全性,从根本上杜绝由于通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煤矿经济与社会效益。

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社会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对于煤矿企业为了满足我国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也不断的提高了开采速度以及数量,忽视了安全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导致了矿井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据相关的报道显示:我国因通风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占了总事故的发生率的65%左右。

2煤矿通风管理情况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尤其通风管理是重中之重,强化煤矿通风管理需要从管理机构和各类通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到通风系统的科学设计等全方位入手,狠抓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现场管理不作为,技术人员素质低等薄弱环节的管控和治理。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通风安全管理的各个薄弱环节,并给予足够重视,并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有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加以落实和执行,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实现安全生产。

3煤矿通风安全系统薄弱环节分析

3.1通风系统薄弱环节分析

1)针对通风系统中的各测风站风量数值进行定期测定和记录,为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提供基础数据。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科学计算风量,确保煤矿通风系统中的风量达到相关要求。在作业规程措施中,需要对系统风量进行计算,并与不同生产地区的实际需求量比较,确保计算得出的风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针对井下局部通风机进行有效观察,尤其是对联合运转适应度重点检查,从而发现设备该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风流不稳、方向错误等,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地面检查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不同阶段风阻测试、风量配给等。除此之外,还需对矿井通风机进行有效检查,得知整体的工作状况。井下状况检查的重点检查对象是风流基本路线走向,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全面检查,具体检查实际风速,测定有毒气体,再进行通风安全可靠性检查,进行整体的考量。2)严格控制通风设备设施,并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可靠是检查的重点所在,检查涉及到的内容有:设备设施外观、周围环境的变化(顶底板变形、气体浓度变化)、自身工况、设备故障隐患等等。除此之外,通风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其可靠运行是保障通风顺畅的要素之一,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具体检查项目有:风筒,风门、风墙、测风站、风桥等等。基础设施位置选择也非常重要,需根据现场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其科学合理。煤矿井下作业中的漏风情况也是重点检测对象,必须进行科学检查。

3.2掘进工作面薄弱环节分析

掘进巷道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极为普遍,其通风方式主要是以压入式通风为主,由于通风系统尚未形成,地质情况未探明,局部通风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掘进工作面往往是通风安全事故多发区域。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掘进工作面巷道瓦斯问题特别突出,具体表现为有害气体集聚、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山粉尘危害等,所以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重视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掘进工作面通风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机电设备防爆性进行分析检测,准确掌握其工作动态。针对掘进工作面而言,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安全检查是极为重要的,检查的重点具体表现为通风系统结构安全性能,通过观察分析,采取科学化通风系统。而井下通风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采用局部通风机机械式、全风压通风,决不能使用扩散式通风,保障正常运转,保障局部通风机安装的准确性,使其处于进风内,查看其是否具有循环风。与此同时,检查通风机和风筒的连接问题,防止出现漏风状况;检查风筒的安全性,确定风筒是否符合标准、风筒吊挂的合格性、风筒接头处是否存在漏风情况。

4煤矿安全生产系统薄弱环节优化对策

4.1完善通风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矿井逐渐实现机械化生产,同时兼具信息化发展,这使得矿井生产设计核定能力有所增强,所有项目工序必须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继而强化通风管理工作,减少损耗,进一步促使煤矿通风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彻底清除。针对安全隐患,必须予以科学检查分析,对通风薄弱环节实施全面检查,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一般来说,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最有效的检查方式也是最基础的检查方式,即安全检查表形式,针对生产中过程涉及到的全部薄弱环节采取统一排查,从而确保防患于未然。在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予以科学化的手段,首先要保障优化方式符合安全规范,施以针对性极强的预防措施,促使设计方案更优。在优化设计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以节约为主,禁止浪费,并且禁止通过资金投入的设计进行优化。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掘进工作面而言,优化其巷道工作是必然的手段,以确保矿井风速,保障风量与风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4.2优化通风安全系统

矿井通风安全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因而健全通风安全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必须强化计算机图形显示,涉及内容包括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等。在图纸上需要标注的信息内容包括风地点位置、方向、风量等。除此之外,还应及时更新相应图件,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具体描述矿井通风状况,将其形象地表达出来,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主要目的在于进行实施监测,继而对风向有准

确的把握,比如风压、风速及有毒气体。强化通风设施巡检,比如风门损坏度、仪表设备检查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应的维修工作。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与通风安全系统薄弱环节有着密切的关联,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必须从矿井通风安全隐患薄弱环节着手,分析其存在的隐患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保障矿井通风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程健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2]吴风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

[3]任晋娟.高河能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4]李晓荣.基于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

[5]王联,沈大富,郭臣业.基于安全人机环境工程学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A].重庆市煤炭学会.川、渝、滇、黔、桂煤炭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论文集[C].重庆市煤炭学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