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建设山地小城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如何规划建设山地小城镇

蒋启忠

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人民政府

摘要:在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同时我国的现代城市化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国家和政府为了减少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施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方针,让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也提到了“三农”政策思想,随后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山地小城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山地村镇经济的发展,在新型的山地小城镇化进程中乡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至关重要,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是为城镇化建设进程指引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去发展。本文结合本人的经验简单的介绍山地小城镇如何规划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山地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方法

前言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为了推动山地村镇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实现新型山地小城镇化建设十分有必要,而要想实现新型山地小城镇化建设这个伟大目标,必须要对乡镇进行规范化建设,对乡镇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乡镇企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山地小城镇化建设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程度。本文首先阶段的介绍了山地小城镇化建设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方法与思路,最后分析了山地小城镇规范建设管理方法。

1、山地小城镇建设的现况分析

在2011年统计的数据,城镇化率以及到达了51.4%。以及超过了一半,之后随着“十二五”以及“十三五”规划的实行,国家加大了对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2015年这4年内有增长到了54.87%,以及到达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从上文介绍的数据资料得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实力强国,城镇化程度仅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说明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有外界的因素,也有管理方面的因素,外界的因素主要是城镇人口的转移量增大,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农村的生产力降低,这就拉大了城市和村镇之间的差距,导致城镇一体化建设很难实现,这也是现阶段影响新型城镇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环境、地理等,对小城镇进行统筹规划,让山地小城镇具有本地特色,因地制宜让小城镇经济发展有迹可寻,山地小城镇的建设规划要商业经济、文化、旅游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不能以牺牲某一些方面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本文将以云南省某市小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为例,对如何规划建设山地小城镇进行深入分析。

2、明确山地小城镇发展的驱动力

要想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从主导产业的发展着手,确定小城镇的性质,综合分析小城镇的气候条件、地理优势、经济增长点、交通情况、文人旅游产业等,把主导产业确立出来,把部分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比如,某地区风景比较美,有山有水、田园风光,就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带着当地餐饮、宾馆住宿、娱乐、休闲等产业发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入劳务市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山地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山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3、道路系统是山地小城镇的脉络格局特色

“要致富,先修路”,山地小城镇的道路系统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城镇布局一般都是布局在河流沿岸,把过境公路段设置在乡镇人口集中区域、批发市场、商业街等地方,而山地城镇面积受到环境限制,道路比较拥挤,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新型的山地小城镇规范建设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格局,采用依山就势,略有弯曲,这也是山地城镇不同于平原城镇的明显特色。依据云南地区的特点,可以考虑依山设计道路路线,确保道路通畅即可,不易过宽占用土地资源;次干道则结合地形及建筑群组自由舒展,灵活布置,并尽量完善。在利用原有路网基础,以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同时灵活运用“之字路”、“半边街”、“爬山街”等多种形式来体现山地小城镇的特色,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山地小城镇道路网络结构。

4、山地小城镇规划理念

4.1以节能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规划理念

新型山地小城镇规划要以总体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总目标,以节能环保、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规划理念,以人为规划核心。发展山地小城镇的风景特色,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效仿“山城重庆”某些区县的来设计规划,在设计规划时可以考虑好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当地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理论,多开发长远发展、社会效益高的产业。

4.2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新型城镇化明确指出,一切的城镇规划建设必须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而不再是以前的以经济的发展为核心,新型的城镇规划更准则人性化,然后才是当地经济的发展,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以“人“的重要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基础,城镇规划的内容是以提供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以推动城镇化的经济发展为第二目标。

4.3改革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

要想新型山地小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思想要跟的上社会时代的潮流,然后在管理的理念要有创新的思维,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国家和政府都不强制性干涉,给了人民和市场足够的发展平台,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在新型城镇化中应用要有以下的几个转变:

(1)脱离传统经济体制的约束,积极的向现代化的经济体制靠拢并融合,让市场经济来推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

(2)加强民主制度,以人为核心,脱离盲目的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管理体制,要求人性化管理。

(3)增加乡镇规划建设的灵活性,摆脱传统的城镇化管理的死板,让城市和乡镇的市场时刻充满活力。

(4)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为指导思想。

(5)在乡镇规划建设中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节能的要求。

5、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方向

5.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主要的推动力

在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中,都是当地的政府的政策和制度起主导作用,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有很强的局限性,时间长一点基本就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传统的城镇化管理模式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新型的城镇化建设是以市场作为主要的推动力,让经济市场在城镇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市场来合理的分配利用资源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当地的政府职能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辅助者,政府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维护市场的和谐稳定公平公正。

5.2重视山地小城镇的空间与节点建设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

依据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镇街道与结点的空间形象特征是人们形成城镇印象的主要因素,也是与城镇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城镇外部因素。在城镇街道与结点设计中,应对原来城镇空间结构形态予以重视,并从中提取城镇居民已认同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态,再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组织完善为一系列多变而有序的城镇街道与结点空间序列,每条街都有各自的起景、过渡及高潮空间。在板桥镇中心区详细规划中,街坊巷道保持其弯曲活泼自然形成的特色,洋溢着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旧村改造时,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旧房拆下来的石片、石板,作为街巷、庭院的铺装。石板分隔缝,乱毛石质感以其传统形式,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体现村镇的历史内涵,使街巷成为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

5.3镇区中心道路设计要根据山势的特点

根据山地小城镇的特点来对其道路进行科学合理化设计。对于设计笔直的街道还是蜿蜒的道路,要根据山地的特点,可结合绿化,可展现多种类型的景色:蜿蜒的街道空间以建筑体块为煤介,空间上相互穿插,表现出由空间的直观向时间的连续渗透,使街景逐渐展开,建筑依次出现,避免了一览无余创造出异常丰富的空间序列,是平地小城镇所不可比拟的。太宽的道路与两侧低矮的房屋比例尺度相悖,显得空旷松散而给人孤寂感。尺度宜人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建筑立面,使步行其中的人们在浏览路两旁店铺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富有节奏的街景而倍感舒适和亲切。

5.4小城镇的统筹要多元化

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市场是一个让小城市与村镇交流沟通的一个工具,村镇和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肯定会牵涉到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利益、资源、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互相竞争,让城市和乡镇的市场有竞争力,才有活力,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大多都是利用农业来促进工业的建设发展,这样的城市和乡镇的交流与融合的元素太单调,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潮流。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着力于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融合了地方的一些特色产业、资源以及经济基础,使得产业的形式以及分布多种多样,让城市和乡镇的市场持久性有活力,更加有利于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5.5山地小城镇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规划应当以城镇总体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对于山区,规划首先要建立在加强区域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建立区域生态绿地,将基本农田、山地、水系等自然载体有机融入城镇体系之中,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合理化规划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城镇建设规划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促进城镇向城市发展步伐,以上笔者结合云南省地区的实际状况对如何规划建设山地小城镇进行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进而推动。

参考文献:

[1]卢武强.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山地小城镇(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北京论坛(2013)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与展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多样性”分论坛五论文及摘要集[C].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2013:13.

[2]余超.山地小城镇建设用地选择的思路与方法——以四川省瓦屋山镇总体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