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余绮眠

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510300

摘要: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工业企业面临较大的污染防治压力,实现自然环境保护与工业企业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对环境与经济的启示,分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认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引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工业企业一度成为影响甚至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工业企业迫切需要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协调管理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工业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都比较落后,这会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一、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对环境与经济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大大提高,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多个“奇迹”。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毁山开矿、填塘建厂等破坏自然行为,以及为追求“短平快”经济效益而大量增加“两高”项目的现象,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持续发展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流声音。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发展经济必须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果,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进入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再也不能使环境问题掩盖起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水青山是人类赖以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坚决守护,坚守底线和环境保护不动摇。一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环保自然环境放在首位,而绝不可再走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老路。建设生态文明,既不是要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是继续工业文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而是要达到包括生态价值在内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谋求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协调。

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要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补齐全面小康环境短板的有效途径。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要求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并提出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

“三个基本消除”就是要消除城区内的黑臭水体、消除中小河流劣的五类水体、基本消除入海劣五类河流,从而保证劣质水体变成优质水体。要积极提升地表优良水体的水质的稳定性,也要提升地表水体的优良等级。保证水体的水质更加稳定,使得水体中一类水和二类水的占比能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使得三类水水体的比重能逐渐降低。对地区而言,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性城市、重点旅游城市,检测的标准包括环境、空气、地面水环境,针对这些内容,要保证按照功能分区,并得到国家相关标准[1]。要做好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排污申报表的登记、制定完善的环境统计制度,保证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高度执行。对排污总量的控制策略加以完善,构建功能丰富的技术支持体系,做好排污总量的监测工作,加强对环境容量关系的有效研究。全面贯彻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广东省把总量控制指标逐步分解,对基层工作给出明确的指示。具体到时间和需要执行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核定实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得广东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够按照计划逐年减少。

三、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工业企业健全环保管理机构

针对绿色生产,国家提出了相应要求,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设立相应地环保机构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确认环保机构的权威性。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的显示,仍有一部分工业企业还没有设定环保管理机构和部门。主要是因为企业想要节约开支。也有一部分企业设立了环保机构部门,但是环保部门能够行使的权限其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所能发挥的职能无法实现生产需求和环保行为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对于各个工业企业来说,在机制设置方面,工业企业应该重新树立环保机构的权威性。具体工作的展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环保部门的人才储备,积极培养专业的环保人才。对于专业环保人才来说,要平衡好部门间的利益,并保证做好铺垫工作。第二,要做好企业环保系统的建设工作。针对法律风险,制定完善的应对机制,针对反馈环保信息的工作,应制定规范的机制。保证实施的环境监管手段是有效的,积极构建完善的环保投诉体系[2]。

(二)重视对社会群众环境保护思想意识的教育

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道德的最低底线就是法律,法律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而不会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所以法律属于一种禁令,只起到一种外在的约束作用,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引导人们发自内心去保护生态环境,进行思想教育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环保教育思想中,要做到亲近自然,拉近人民群众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距离。丰富自然环境中各种组成因素的内涵。在社会上,要保证这种生态观念能够深入人心,同时也让社会群众能够从小就意识到自身与整个生态系统有着紧密而重要的联系。这样社会群众才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爱自然环境,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真正融为一体,成功构建和谐与共、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加大环保理念宣传力度,重视对员工环保思想的培养,节约生产资源,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降低工业污染,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三)顺应自然规律,保证从源头上减轻污染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顺遂自然是一项重要观念,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不是改造自然,而是要高度尊重自然规律。如果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是盲目的,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效,相反的,会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生态问题加重。从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生产活动的进行应该高度满足环保要求,有效消除其中存在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局面很有必要。之所以会出现生产和环境不能兼容的不良情况,主要是因为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有效优化。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上应该充分体现环保理念。真正实现环保节能目的。所应有的生产工艺在保证先进的条件下,还应该积极顺应自然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还应该突出环保节能特点,注重产品生产的绿色环保性[3]。选择的设施设备也应该有发展节约、清洁、绿色的特点。从而成功建立可持续性的生态友好型企业。从生产源头上减轻污染,缩减污染排放量。对于工业企业来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要把预防污染放在首要位置上,高度融合企业生产和环保管理工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工业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处理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加大资金投入很有必要,积极引入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实现对治理工艺的有效改进,优化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

(四)工业企业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

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染垃圾,这些垃圾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来看,广东地区制造业发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较大。只有人们坚持尊重自然,而不是想要改造自然,才能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坚持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也保证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此一来才能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循环,建立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广东地区人民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不足之处有客观的认识,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循环利用,就需要在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实现适度保护。

总结: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实现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建立并完善健全环保管理机构,重视对社会群众环境保护思想意识的教育,顺应自然规律,保证从源头上减轻污染,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工业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能力,并有效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从而有效规避和解决。为构建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红,雷武琴.大数据时代环境保护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J].智库时代,2019(35):9+15.

[2]巩在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9(35):16-17.

[3]安子琴,马文亮.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