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程融合教学改革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医学课程融合教学改革的研究

许宁侠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西安710077

【摘要】为了提高医学课程学习效果,有必要对医学课程内容、课堂情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进行融合性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融合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70-01

对于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临床课及选修课等,具有学习任务量大,记忆点多等特点。但这些内容难以理解,记忆效果差等问题。虽然前期有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对此问题进行研讨,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效果持久性差强人意。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能动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融合性教学改革,以增加教学效果,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1.课程内容融合

从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医学课程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单一课程时,若只是简单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则引起学生的枯燥感,这种枯燥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反过来,差的学习效果又会让学生产生对课程的抵触情绪,最终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只剩下得过且过的状态,而学生的这种状态又打击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进入这种循环后,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只有任务而无教学效果而言。例如生物化学是医学学生的基础课程,但此课程具有概念抽象、内容晦涩难懂等特点[1],如果只是一味讲解生物化学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而若将生物化学与学生正在学习的其它课程如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等课程联系起来,一可增加不同课程的相互交联,同时还可加强学生对其它课程的理解,反过来,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内容也会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基本条件。但这种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归纳综合的能力,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所以,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是根本。如若教师可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融合,不但可明显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及人格塑造也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2.课堂情景融合

目前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是由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进行记忆式的学生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优点,教学信息大,方便操作等,但这种被动机械的学生场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长期相同环境的学习方式,其带来的缺点不言而喻。因前已述,医学课程之间是相互关联,所以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若能将所学课程内容与临床实例或实际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2],一是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好奇感,产生尝试的需求,改变课堂沉闷单调的状态,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将课本内容与临床及实际进行联系,还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可控的状态下,可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感,也能提高教师的能动性。

3.教学方法融合

就教学方法而言,目前的教学方法较多,如讲授法、示例法、情景法、PBL教学法[3]及近来提出的MOOC[4]等。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教学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从不同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教师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就其融合使用,还有待于加强。例如对于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可先告知学生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前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药物带入课堂,让学生先尝试对此药物进行讲授,然后再让其它学生提出问题,找到大部分学生对此药物的关注点,再通过视频教学方式,把药物与临床治疗进行联系。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这个药物产生足够的重视,产生需要了解它的愿望。同时为了在课堂有良好的表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前都会进行大量的学习及调查工作,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具有事半倍的作用。

4.考核方式融合

现行的大学学习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未的卷面成绩,这两部分构成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总成绩。学生认为,只要考勤与考试做好,本门课程就可顺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期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考核途径,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5]。其实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如调整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以最大的可能性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增加学生课外成绩的难度;对进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学生进行额外奖励等方式;增加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自由度;或改变卷面考试方式而选择小文章或其它形式作为考核材料等。如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如果学生将所学内容糖代谢异常应用于实际或临床,联系身边的低血糖、高血糖及糖尿病的病人症状,则通过增加其平时成绩加以鼓励,这样,其它学生也会积极产生联想,增加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的融合性改革,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虽然无统一格式或路径而言,但无一例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归纳能力、课程的掌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存在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对课本内容进行讲授,还需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及态度等问题进行正确引导,“教书育人”并重,才能使医学课程的学习更具有效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海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基础生物化学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6(2):35-36

[2]覃朗.角色扮演法:职业教育模拟教学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7):264

[3]祝洪澜,吴燕,王建六.改良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8(4):562-564

[4]谷坤.MOOC”慕课”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及发展[J].高等教育,2014(25):60

[5]仲启媛,李克,谭立龙.关于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探讨[J].继续教育,2013,1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