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杨胜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杨胜利

杨胜利

安康疗养院725000

【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从社区中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长为5个月的常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长为5个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干预结束后,通过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评分,对比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后,在日常行为、健康习惯、服药习惯、遵从医嘱等方面和实验前相比有了明显提升,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自我效能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调查显示,我国当前高血压发病率已经达到了27.2%,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医疗手段也成为了医学界热门讨论的话题。但实践证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难度极大,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患者没有严格遵从医嘱,对高血压的重视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对患者采取进一步的健康教育。[1]为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程度,笔者对社区中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具体过程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社区中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5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3.2)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在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1.2)岁。所有患者均已经过临床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并了解此次研究活动。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在家属之情的情况下签署了相关同意文件,患者均具有行为能力,意识清晰,能够准确回答调查问卷问题。除高血压外未检查出其它慢性疾病和并发症,患病时间均在一年以上。两组患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二)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方法为:(1)让患者每月参与一次有关高血压知识的专家讲座;(2)向患者普及高血压治疗常识,学习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合理控制饮食;(3)社区医疗工作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探访,解决患者在疾病治疗中遇到的问题,为患者定期测量血压。[2]

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主要方法为:(1)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包括患病程度、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用药习惯、健康需求和心理状态等,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出现了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全面的治疗档案;(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出健康计划,其中包括运动计划、饮食计划、服药计划等,并让患者家属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充分发挥出患者家属的作用;(3)通过口头、书面、电子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当前主要采取的治疗手段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生活中的禁忌事项。同时将各类药物的服药方法告知患者家属,让家属按时督促患者定时定量服药,服药后定期测量血压,将恢复情况定期向社区医疗人员汇报。(4)指导每位患者家属购买血压测量仪,定时测量并记录,带领患者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心、脑、血脂等检查。[3]

(三)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干预后,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日常行为、健康护理、服药习惯、遵从医嘱等方面的自我效能,并编制出自我效能量表。量表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日常生活:运动情况、饮食情况,是否进行了饮食控制。(2)健康行为:是否仍有吸烟和酗酒等行为。(3)是否谨遵医嘱,定时服药并测量血压,将病情及时通知社区医疗人员。每项问题5分,总分40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相应以1—5分表示。

(四)结果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实验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提升幅度较大,且自我效能评分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平均分为13.5±2.6,健康行为部分平均分为7.9±3.9遵医行为部分平均分为14.32±1.16。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平均分为10.54±1.2,健康行为部分平均分为5.5±6.3遵医行为部分平均分为11.4±3.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二、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4]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按2006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其更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头痛、恶心、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手脚麻木,半身不遂,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当前我国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治疗为主,许多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原因就是没有遵从医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极大影响。[5]

三、结语

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其效果明显。进行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进行了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充分证明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此,应将这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运飞,林楚,陈乃朝,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156-157.

[2]俞蕾蕾,陈利群,王敬丽,等.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677-681.

[3]张会敏,张海洋,李荣.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168-6170.

[4]穆荣红,李荣,张会敏.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48-650.

[5]张国峰,张秀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4):457-459.

作者简介:杨胜利(1976--),男,汉族,陕西安康人,本科,陕西省安康疗养院,内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社区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