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协作学习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谈协作学习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晓红

(盐城技师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摘要:与其他科目相比,计算机课程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因此,常规的教学模

式无法保证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协作学习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并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

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接下来分析了现阶段技工院校所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面临的不足,最

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协作学习进行有效应用的策略,例如,提高计算机教师素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协作学习;应用研究

作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体系的新兴教学策略,协作

学习将学生视为计算机教学的主体,并以此为切入点,

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可以说,协作学习是以

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为学生提

供沟通、协作和互助平台的方式,实现学习目标,在

此基础上,根据小组成绩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帮助

学生强化自身情感与认知的一种教学策略,保证该教

学策略所具有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对计

算机教学提出的目标加以明确。

一、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技工院校所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激

发学生对计算机所涉及知识和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

在计算机方面具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

机获取、应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深化学生对与计算

机相关的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将

计算机技术视为协作学习、终身学习所依托的主要手

段。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

目标,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基础层面(即

知识技能层面),另一个是系统层面(即能力素养层面),

无论是基础层面还是系统层面,均需要计算机教师引

起足够的重视。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不足

(一)没有认识到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缺少情境导入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方

面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虽然教学效率普遍较高,但

是教师无法控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

不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

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教学质量自然会

因此而受到影响[1]。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呈现

在传统理念指导下所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活动,其

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或信

息,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简约化的方面,

但是长时间应用该模式展开教学,会导致学生陷入只

能被动接收知识的困境,无法分析、应用或是整合知

识的僵局。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对自

身所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学习的质量和

效率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三、协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协作学习的优势主要在于

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合作思维、求异思维、

探索精神及创造能力,与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不谋而合。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的重

要性开始为人们所熟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则为协

作学习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想充分发挥出协

作学习对计算机教学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下几方面内

容需要有关人员引起重视。

(一)提高计算机教师素质

1.深化教师对相关教学模式的认知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自身是否深入理解相应的理论

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行为又与教学理念

密切相关,因此,只有深入理解协作学习所涉及的理

论、方法和操作程序,才能保证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要想实现该目标,不仅

需要教师掌握协作学习理念,还需要其对所掌握的知

识进行创新与应用,这一点需要计算机教师引起重视[2]。

2.根据学生特点组建学习小组

组成协作学习的关键,即为协作学习小组,只有

保证所组织的协作学习小组具备应有的合理性,才能

使协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得到

应有的呈现。在对协作小组进行组建时,教师应当从互补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测验及其他手段,确定

组内成员的构成,保证任意学习小组的成员,无论是

在性别、个性、爱好,还是在能力、成绩等方面,都

具备应有的互补性。

(二)明确协作学习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

的重要地位,开始为人们所熟知。传统观念过于重视

教师的作用,却忽略了“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

导致协作学习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使学生明

确协作学习的作用,充分激发其参与协作学习的积极

性,就成为计算机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方面,

受传统教学体系影响较深,“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

接受”的学习模式,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对学

生而言,转变学习理念和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基

于此,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适应期,帮助学生

缩短进入角色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学习的主体是

学生,因此,只有保证每位学生明确在协作学习的过

程中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协作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

和程序,才能使协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从本质上说,协作学习是依托于学生所展开的学

习活动,因此,对协作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

素,即为学生的参与状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计算机教师应保证组长的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基于协作学习所开展的计算机教

学活动中,组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保证组内每位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或看法的机会;

其次,记录讨论内容及要点;最后,对讨论内容进行

整合,使最终提炼出的观点,符合大部分组内成员的

认知。另一方面,协作学习需要在组内成员相互支持

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开展,可以说组内每位成员的

参与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所取得的效果,因此,

计算机教师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每位学生都具

备应有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利用协作学习的模式,

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教学[3]。实践表明,这样做既能够增

强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主动性,又可以避免责任扩散

的情况出现。例如,在对PPT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

师可以在课前确定需要学生制作的PPT主题,课上将

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确定每

位成员负责制作的部分,组长则需要将组员所制作演

示文稿进行整合,将其展示给班级内的其他同学。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使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成为现实,

将计算机纳入技工院校阶段所开展必修课的范围,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走访和调查能够发现,由

于技工院校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因此,多数教师

仍然将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

主要目标,导致课堂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解决该

问题的关键,是将协作学习与计算机教学进行结合,

从实际出发,调整协作学习的组织和应用策略,保证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

育研究,2014(25):247.

[2] 葛明珠. 基于计算思维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

的实践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 马振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信息通

信,2013(1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