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处理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处理技术浅析

王世杰

兰州新区城镇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兰州新区730000

摘要:自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以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速度就越来越快,的,道路交通系统逐渐完善,给人们的出行提供的便利,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道路的施工建设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工作,而且道路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其使用质量和安全性能,而在道路的施工中,路基施工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道路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湿陷性黄土路基是其中危害性比较大的路基,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会影响到整个道路的性能。所以本文就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

在我国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工作中,道路工程的施工是十分基础的,而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路基的施工又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最为关键的施工内容,所以在当前的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我国十分重视路基的施工质量。由于道路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其土质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很多路基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所以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当前公路施工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路基形式,该路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影响到道路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所以在当前道路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加强对实现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技术研究。

一、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特点

1、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湿陷性,根据研究发现,这种湿陷性黄土由于受到水的影响,所以黄土中的易溶盐颗粒间的胶合力收到了破坏,使得土颗粒在沉积的过程中,由于颗粒间的引力过大,使其始终停留在原始的位置,不容易发生下沉,就逐渐的在途中形成了蜂窝状的结构,这种蜂窝状结构还会在该过程中,使得水的冲刷力和侵蚀力进一步加强,使得土中的空隙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的湿陷性的特点。

2、膨缩性

膨缩性指的是这种湿陷性黄土会在水分充足时发生膨胀,在缺水时出现干缩,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湿度的影响,所以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作用,从而出现裂纹和断裂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到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崩解性

湿陷性黄土在遇水之后,容易发生膨胀反应,而将其完全浸入水中,则其整体又会发生崩解,使得其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4、直立性

这种湿陷性黄土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压缩性比较小,所以对其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施工,使其直立,或者形成各种陡坡。

5、难压实

湿陷性黄土,虽然其中的含水量比较高,但是由于其长期受到水的影响,其中的水分却难以被排出,使得其整体很难被压实,常见的减压技术无法满足其施工要求。

6、对水分敏感

如上文所说湿陷性黄土中的水含量比较大,而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水分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水含量增加,还是水含量降低,都会使其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二、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主要处理方法

1、换填垫层法

上文对湿陷性黄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湿陷性黄土对于水分因素的影响十分敏感,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受到水的影响,使其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利用该土质进行路基施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换填垫层的方法,将路基下方一定范围内的黄土挖出,换填上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就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和强度。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黄土层厚度比较薄的地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但是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对其换填的厚度进行准确的确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2、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挤压、爆破或振动等方法,在原有的湿陷性黄土中加入抗剪性高的材料,对原有的地基土体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比换填垫层法要广,其加工的深度也更高,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挖掘,所有施工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成本比较低。但是该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地基的含水量要求比较高,所以施工又有一定的复杂性。

3、强夯法

强夯法指的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夯击等方法,利用重物自由落体时产生的重力势能,对有时限性黄土路基进行冲击和振动,从而提升原本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质量、密度和强度,提升路基的承载力,降低压缩性。该方法在当前工程施工中应用都比较普遍,所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适用范围比较广,在路基的加固工作中,效果也比较明显,见效快,属于一种比较经济和便捷的路径加固处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具体的夯击参数还需要进行反复实验,在该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建筑物也产生不利影响。

4、预浸水法

预浸水法指的是在正式施工之前,利用大面积进水的方式,使湿陷性黄土的土体先产生自重湿陷,从而避免了其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黄土自重湿陷问题,这种技术在一些土层厚度比较高的黄土地基中,有着比较明显的应用优势,而且整个进水的过程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其使用效果却比较好,能够用于大范围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但是与此同时,该方法在利用的过程中,耗水量比较高,耗时比较长,所以不能用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5、隔水法

隔水法指的是在进行时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在已经开挖的基础上覆盖防水工布,然后就这样进行后续的路基施工,该方法主要利用了防水工布的隔水性能,将黄土与水隔绝开来,从而避免了路基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等影响,使其性能和结构受到破坏。该方法在一些路基开挖方段中,应用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先挖设排水暗沟,对其进行合理的布设,帮助排出原本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水,保证路基底部不出现积水问题。

6、灰土挤密法

灰土挤密法指的是像是陷性黄土路基中打入套管,在路基中形成一个个桩孔,粮食灰土分层填充入桩孔中,进行夯实,形成灰土桩,对路基进行加固。这是一种纵向加密方法,能够帮助改善套管周围黄土地基的物理性能,降低其压缩性,提升密实性。

结束语: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公路的施工建设有着直接影响,由于公路路基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出现,所以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湿陷性黄土地质上的路基施工,会影响到整个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所以在现代道路施工中,必须要对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处理,提高路基的质量和性能,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唐永胜.试析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213-214+217.

[2]张增伟.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13):72-73+101.

[3]王玉娜,陈敏,李清杰.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与处理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4):26-28+8.

[4]周银根.湿陷性黄土条件下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3(17):92-93.

作者简介:王世杰(1983-)男,甘肃兰州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