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瓦斯隧道通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谈低瓦斯隧道通风管理

史晓东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重庆)400000

摘要:回龙湾隧道是重庆东环铁路风险隧道之一,施工中常遇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溢出,施工采用了加强通风控制瓦斯浓度,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本文以实例介绍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实施情况,供同类工程借鉴。

关键词: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措施

1工程概况

回龙湾隧道全长4350m,最大埋深196m,是重庆东环铁路风险隧道之一,我集团公司承担的施工任务。回龙湾隧道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一品镇与界石镇内。地形受地质构造控制,背斜成条状低山,向斜成宽缓丘陵谷地,山脊与构造线一致,呈北东向展布。线路穿越地段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隧道最大埋深196m,正洞里程范围DK19+460~DK23+810,全长4350米。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砂岩、泥岩及三叠系砂岩夹页岩,隧区岩层整体较完整,局部泥岩、页岩段较破碎,以Ⅲ级、Ⅳ级围岩为主,局部为Ⅴ级。其中Ⅲ围岩580m,Ⅳ级围岩2940m,Ⅴ级围岩围830m。DK20+480~DK23+810段三叠系须家河组地层中,地层下部局部夹煤线及炭质页岩,开挖过程中遇到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溢出,为低瓦斯隧道。初始风险为塌方及瓦斯(天然气)爆炸,且风险等级基本为中度。

2认识瓦斯

2.1瓦斯:常说的瓦斯,是指从岩层中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统称,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在地球演变的过程中,植物及其它有机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化学分解从而生成瓦斯。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

2.2瓦斯事故类型:常见的瓦斯隧道事故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瓦斯燃烧,瓦斯窒息,瓦斯爆炸,其中瓦斯爆炸危害最大。

2.3瓦斯爆炸的条件:出现瓦斯爆炸事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二是要有温度为650~750℃的引爆火源;三是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2.4瓦斯的类型: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种。

2.5回龙湾隧道设计为低瓦斯隧道,全长4350米,由于本隧道处于废弃煤矿边缘地段,隧道洞身附近虽无煤矿开采,但须家河裂隙砂岩发育,在隧道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瓦斯富集。根据现场测气结果可知,钻孔有天然气显示,但其浓度未达到天然气爆破极限,判定该隧道为低瓦斯隧道。隧道里瓦斯的存在降低了氧气的浓度,能造成人员缺氧窒息。瓦斯的扩散性较强,能较快的弥漫于整个隧道内,最容易积存在隧道拱顶、坍塌空腔或通风死角内。

3瓦斯允许浓度控制指标

执行《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对瓦斯的浓度规定。洞内空气中允许的瓦斯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总回风流中小于0.7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1%以下。

4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4.1通风要求

隧道回风风速按0.5m/s设计,为防止瓦斯积聚,对塌腔、模板台车、加宽段、避车洞等处增加局扇进行解决,对于一般段落采用射流风机卷吸升压以提高风速,从而解决回风流瓦斯的层流问题。要求施工中瓦斯的控制指标在0.5%以下。

根据《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对隧道内不同地段的瓦斯浓度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内容详见《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处理措施表》。

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处理措施

4.2.2在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的死角、超挖严重、洞室等部位用局扇将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与回风混合后排出。

4.2.3为确保风流循环速度需设置射流风机,诱导风向。射流风机随模板台车移动而相对移动。

4.2.4中部斜井和隧道出口贯通前正洞通风方式为压入式通风,隧道贯通后通风方式为巷航道式通风。

4.3通风计算

隧道进出口通风计算

4.3.1根据同一时间,洞内工作人员数计算

Q1=K.M.Qn

K―风量备用系数,采用1.2

M―同时在洞内工作人数(取60人)

Qn―每人工作人员所需新鲜空气,取4m3/min

计算得:Q1=288m3/min。

4.3.2按照爆破作业确定风量

风管采用阻燃、抗静电软风管,直径1.5m,百米损耗率p100=1%,则风管漏风系数p==1.17,计划施工按1716m。

A―掘进巷道的断面面积,考虑到超挖情况,一般地段选择70m2

风流有效射程l=4=4=33.46,

则==11.15,查表得沿程系数K≈0.6,

G―同时爆破的炸药量(kg),取150

临界长度L=12.5=12.5×=470m

ψ―淋水系数,取0.8

b-炸药爆炸时的有害气体生成量,根据本隧道的情况取40

t―通风时间(min),取30

代入以上数据,Q2==1169m3/min

4.3.3按照独头坑道瓦斯涌出量计算所需风量:

Q3=QCH4×K&pide;(Bg-Bg0)=3.03×1.6&pide;(0.5%-0)=970m3/min

QCH4―按瓦斯最大涌出量3.03m3/min

K―瓦斯涌出的不均衡系数,取1.6;

Bg―工作面允许的瓦斯浓度,取0.5%;

Bg0―送入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取0。

4.3.4根据风速要求计算风量

Q=V×60×A=0.5×60×70=2100m3/min

4.3.5风机风量计算:

取以上风量的最大值2100m3/min,则

隧道出口风机风量为Qm=PQ=1.17×2100=2457m3/min

中部斜井采用风速要求计算风量Q=V×60×A=0.5×60×30=900m3/min

4.4风机及风管配置

根据风量计算要求隧道出口洞口选用的型号为:2台SDF(c)-NO.13(2×132W)型轴流风机通过2道管路同时供风,可满足隧道需求风量4919m3/min要求,中部斜井采用一台SDF-NO.11(2×110KW)轴流风机,可满足风量1800m3/min。

隧道出口通风管选用抗静电阻燃风管,直径为1.5m,中部斜井风管直径为1.5m。为保证风管顺直,根据现有模板台车结构,在模板台车上设置φ1500mm钢筒,风管从钢筒中通过。

风机、风管配置数量表

4.5通风管理

4.5.1设立瓦斯隧道通风班组,在隧道工区长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分部安质部、物设部的指导,具体负责按照经批准的通风方案进行通风系统的安装、使用、维修、维护工作。

4.5.2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必须严格遵守风机的操作规程,熟悉通风系统性能。

4.5.3隧道通风系统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及维护工作,保证通风系统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5.4保证隧道24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风量、风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停风。

风机设置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确保正在使用的通风机出现故障后能在15分钟内启动备用通风机,保证隧道通风和正常作业不受影响。

对易形成瓦斯聚积的部位必须采取局部通风。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并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4.5.5通风系统的定期检查制度。

分部组织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工区长每天对通风系统必须作例行检查,通风工必须做好日常巡查。

通风系统运行正常后,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需要随时测风,做好记录。

每7天在风管进出口测量一次风速、风压,并计算漏风率,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2%,对风筒的漏风情况必须及时修补。

4.5.6建立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档案。档案包括各种检查记录、调试记录、测量记录、维护记录、运行记录等。

值班人员每天按班组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工区长每天、主管副经理每周分别对运行记录予以审核、签认,管理档案由物设部负责建档保存。

每周用风速测定仪对风速进行人工检测,检测结果与自动监控系统相应时间、位置、风速值进行核对,确保风速满足施工要求且回风巷风速不得低于0.5m/s。

4.5.7交接班制度。必须由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对上一班存在的问题、隐患、需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状态等必须交接清楚,交接班记录由工区长每天定时予以审核签字。

4.5.8实行停风报批制度。因通风系统检修及其他原因需要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必须提前提出申请,逐级上报,根据停风时间长短由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停风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由当班人员报主管副经理审核后,监理组专业工程师同意,监理站长批准后实施;

停风时间超过30分钟的,当班人员报主管副经理审核后,监理部专业工程师同意,总监批准后实施。

停风前必须确保洞内所有人员已经撤离,并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测瓦斯浓度,经当班瓦检员检测,瓦斯浓度在规定限值以内时,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4.5.9信息沟通制度。瓦检班组、通风班组、施工作业班组应及时沟通相关信息,确保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勤监测、加强隧道的通风,是控制瓦斯的最好办法。回龙湾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的浓度均在0.3%以下,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7.2.9[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