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界面对行人步行体验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街道界面对行人步行体验的影响

王桢

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街道界面是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最关键体现,同时也对行人的步行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高速增长,街道界面乃至规划都倾向于考虑汽车问题,一般设计为又宽又长马路,却忽略了行人步行的体验。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街道界面对行人步行体验的影响、如何让行人有更好的步行体验都成为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街道界面;步行体验;行人

过去的六十年,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高楼大厦,宽敞马路。街道作为人们出行的关键因素,其界面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人们出行的安全与舒适度。但是,街道界面的建设慢慢倾向于汽车,汽车的快速增长倒逼街道路面的拓宽,逐渐机动车道快占据了整个街道界面,却没有很好的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却严重影响了行人的步行体验。因此,街道界面设计与规划,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注重行人的步行体验,满足行人的步行需求。

1街道界面行人步行的现状

步行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最倡导的出行方式,也是最环保、最有益于市民身体健康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方式不论年龄、不论行业、不论性别都非常适用,步行这种交通出行方式,无论是对蹒跚学步的孩子、主拐杖的老人、盲人甚至座轮椅的残疾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街道界面的设计与时代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更多地去选择汽车的出行方式,城市建设也越来越脱离人性化需求,设计单一,不能更好的突出城市的特色,千篇一律,与最初的街道界面建设理念背道而驰:

机动车道成了街道的主要界面,严重堵塞的汽车交通逐渐占据整个街道,步行街道设计狭窄,甚至有些城市对个别街头的步行街道直接忽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街道界面不断地拓宽,机动车道也随着不断拓宽,但实际缓解交通堵塞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机动车道占据了行人道的空间,行人步行道路狭窄,安全性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行人出行的步行体验,这与国家倡导的绿色出行不相吻合。

街道界面也包括街道周边的建筑,建筑设计很突兀,没有和整个城市的建设相互贯通,而且还存在街道界面设计缺乏创新,直接生搬其他城市的设计,缺乏创造性。甚至有些高楼建筑为了自身的醒目,不顾周边建筑的设计,导致整个街道界面很不协调,人们步行出行体验大大降低,对当时城市居民来说,缺乏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市居民很少出行,长期依赖机动车出行,健康问题凸显。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经济的宽裕,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机动车交通方式,一周都没有几次选择步行出行方式,这也让很多城市居民面临健康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指的是“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绿色出行方式可以缓解环境压力,同时步行出行方式也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远离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

在街道界面人行道的设计中,会时常出现路灯昏暗甚至没有路灯、没有专门设置障碍设施、有的人行道没有盲人指引不利于盲人出行等问题。在城市街道管理的过程中,会时常出现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在行人道停车、小商贩占据行人道、在过马路时司机并没有很好的做到礼让行人等。这些街道界面所存在的问题都会降低行人步行体验。

2街道界面行人步行体验的优化对策

步行的交通方式,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步行不会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应是城市居民在宽裕时间内、出行距离合理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的交通方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不可以直接浪费土地资源。一个城市如果想要做到宜居,不是把道路建设的多宽,而是在满足机动车车道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们步行的出行体验。

城市居民在步行时是最弱势的交通群体,不仅面临着噪音、环境的污染,交通事故的频繁出现也降低了行人出行的舒适度。在对街道界面行人步行体验的研究中,提出有效措施,并能保证不会缺失街道界面原有的交通功能。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街道界面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定行人是在交通群体中优先使用街道者的理念,也同样要求在街道界面的设计、施工与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优先考虑到行人。所有的交通方式中,行人应该最受保护,其他交通方式速度都较快也有保护措施,不会直接伤害到人体,机动车道设置也比较宽阔、灵活性比较强。在选择步行出行方式时,老年人、儿童、盲人、残疾人所占比例较高,她们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过马路时速度也比较缓慢,因此就要严格要求机动车司机礼让行人,除了警醒标志外,还应设置电子监控以扣分、罚款的方式对机动车司机形成严厉警告。

同时,在街道设计中还应保持对街道平整性的要求,调整之前不合适的高度与宽度,更有利于行人的出行体验。路边停车对于城市街道管理也是应该被限制的,这也大大占用了行人的步行空间。如果对路边停车不加以管理,是对机动车路边停车的默许,因此高效利用停车位解决停车问题,严禁路边停车,发现就会被拍照扣分罚款。对特殊路段也可以设置路边停车收费,这样可以鼓励机动车短时间停车,从而更好地提升在街道界面行人步行的体验。

2.2按层次划分步行区域,保障行人的步行需求

街道界面的设计需要将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离,这也是根据行驶速度进行分离。在特别宽的街道界面中,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往往可以通过绿化植被等进行隔离,不仅增强了行人步行的安全性,也优化了街道周边环境,还降低了交通噪音,一举三得。如果街道较窄,这就需要城市交通部门在这一路段限制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以保证行人的步行安全,提高在街道界面行人的步行体验。

3结语

伴随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城市建设由高速度建设向高质量建设进行转变,街道界面设计应越来越向人性化靠拢,以满足人性化需求,通过绿化隔离区域,提升城市居民步行时的体验,同时这也离不开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街道界面建设应不断优化行人的步行体验,更好地倡导绿色环保出行。

参考文献

[1]无锡市规划设计研巧院.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J]无锡市规划局,2015.

[2]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泰州市慢巧交通系统规划[R].泰州市规划局,2013.

[3]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R].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