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工作规划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2

高职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工作规划系统

谢松平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本文在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背景下,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况出发,思考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模式,探究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不忘初心,牢记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核心目标,切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今年,国家提出高职扩招100万,高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如宏观认识高位与组织实施低位的矛盾,培养体系泛化弱化,缺乏针对性等,这些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真正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

通过校企合作单位调研,企业在人员招聘、重点培养及岗位晋升等,把职业素质作为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普遍认为,职业素质是员工的最基本要求,职业素质好,通过锻炼、培训,能迅速提升技术技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能力再强,不能融入团队,不认同和融入企业文化,不遵守程序化和标准化管理,终究被淘汰。而且,企业也普遍反映中职学生、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之间的职业素质差异。也反映出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的结果。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一味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认为职业素质教育是就业单位,在岗位上培养的事,忽视了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仅仅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就业指导课程等,未融入到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通过举案例、讲理论等形式开展参观和课堂教学等,给学生难以形成立体感,学生缺乏职业素质理解和领悟。

2.2工作方式比较单一

不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工作方式单一的倾向,还是以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堂教学为主,其内容多数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枯燥乏味,教师一味地把政治理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灌输给学生,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2.3学生价值取向不理智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分析自己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及自身特长爱好,盲目追求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工作强度低、工作尊重度高、工作自由等行业所对应的专业,对于机械、建筑等辛苦、环境不好的专业没兴趣,嫌弃家政、养老等服务的专业,一味追求管理类专业。导致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失衡,也导致在学习道路上,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容易迷失,失去了职业兴趣。在实习就业的道路上,徘徊不已,很难找到自己认为合适和满意的工作岗位,往往还怨天尤人,埋怨学校人才培养不好,埋怨自己没有关系等,表现出不理智的价值取向。

3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策略

3.1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随着学院素质教育改革之路的大踏步发展,素质教育的逐渐推广,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已经关联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了素质教育大量数据。由于数据种类多存储地点分散不固定,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导致数据的后期整理、统计、分析困难非常大,数据失去了在现实中的实用价值,且数据信息不能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者和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等,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如何对开展的各项素质教育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对教育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素质发展进行有效监控引导,原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急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平台。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学校主体作用发挥

国家层面对素质教育有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从政策法律上进行设计要求。院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体单位,应发挥好其能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其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和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层面上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策划,制定出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构建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的育人机制,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与服务育人融为一体,形成全员化的工作队伍和全方位的工作格局。

3.3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引导学生利用暑假“三下乡”等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农村、回馈社会,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3.4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项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随即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每学期结束,教师将本学期课程中学生的各项评价成绩综合,即得到学生本学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有些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不便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价方法,例如,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考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等,一般采取“相对评价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及教学效果等的评价。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和恰当;通过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观摩,对其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给予合适的评价;通过查看学生的教学反馈,了解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强化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把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加强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深入推动各种职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与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力打造建立健全“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使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璇.高职生法制意识培养方式创新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4):65-67.

[2]邢普生.谈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92-93.

[3]李秀鹏.创新教育指导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智库时代,2018(32):95+97.

[4]李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中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8):105-106.

[5]欧美平.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运动,2018(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