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改革的准备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改革的准备工作

郭玉

郭玉

东港市民宗局辽宁丹东1183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机构不断优化调整,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原有的预算会计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机构改革之后政府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的要求,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的需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应适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既要适度分离,又要相互协调,使会计和财务管理更加现实,准确,全面。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高效化已成为中国现代财政体制发展的重要目标,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将成为未来规范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政府会计的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预算会计,政府会计,准备工作

一、预算会计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1.1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预算会计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根据政府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改革转型迫在眉睫,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会计核算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操作方式越来越类似于企业,对于资金结存则以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为准。在进行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不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考核要求,同时也实现了对事业单位实际运行成本的准确核算。

1.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趋势

中国目前以支付系统实现为基础的结算系统主要反映了政府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对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体制,促进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机构展示了只有企业才能在发展过程中拥有的特征。而这也就使得先进的管理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所进行,但是如果根据实际需要,及时的引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就能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的禁锢。目前,公共机构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通过合理运用正在逐年改革中的政府会计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事实证明传统的预算会计对于现在的事业单位来说存在着显著的弊端,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可以使其更好的与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广泛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这就使得政府财务会计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更具有可比性了,也更“接地气”了。

1.3税收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税务管理是公共机构财务管理中相对重要的业务。不仅大大提高了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效率,而且准确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实际税收。而且有效的防止了偷税漏税问题的发生。

1.4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在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其防范债务风险的效率,同时也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相关的决策之前有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在防止公共机构发生债务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预算会计在政府会计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2.1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的应用

在公共机构中,原始预算会计的主要焦点是现金流通,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焦点是经济资源的变化。对于公共机构而言,掌握国有资产应包括现金流量和经济资源的变化。公共机构有效了解自有资金流动,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准确决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可以有效规范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可以详细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可以有效解决原有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如解决公共财政财务隐性债务问题等。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改革后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政府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预算执行信息,财务会计应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财务信息。比如对同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求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需要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共同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政府决算报告,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对于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这三大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进行更加规范的核算,使公共机构的财务核算方法得到改善。

公共机构的预算采用零基预算,同时使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调整原预算会计的收支。通过零基预算全面计算资金也将避免个人付款减少,同时考虑到各种项目和因素的影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很好地提供零基预算业务所需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公共机构的科学预算。

2.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税务会计中的应用

税法一直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来衡量收入和支出。利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准确反映机构内的纳税情况。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确保国家税收能够及时缴纳,对税务部门征税和事业单位内部税收也有利。

2.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公共机构货物购销中的应用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很好地解决原有预算会计核算和预付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核算预付和应收账款,真实反映当前公共机构债权人的债务,会计分录不需要进行原始的双重录入,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2.4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存货核算中的应用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很好地解决了原始预算会计无法解决库存计量,使用和摊销的问题。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购买商品时,将其确认为存货,不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5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会计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通常包括:预付材料,支付进度付款,项目验收和免赔额保证以及项目进度支付。根据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项目承包商应根据项目进度确定收入,并向项目施工方开具发票。相应地,项目建设者应确认在建工程的成本并确认应付款。由于原始公共机构的会计核算使用原始预算会计,有时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及时支付,承包商没有开具发票,建设方未确认相应的责任。一方面,承包商违反了税法规定,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机构应承担的债务未及时确认,不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误导会计信息进行者、政府等。

2.6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固定资产会计和机构管理中的应用

过去,原始预算会计情况并未准确折旧固定资产,因此无法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固定资产是公共机构中更重要的会计内容。固定资产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可以更好地掌握固定资产的进度。减少提前更换可能出现的浪费。它有助于公共机构在固定资产项目的资金筹集和资本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可能的资产转移错误。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对公共机构的引入对公共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很好的弥补原有的预算会计的缺点,让事业单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引入是公共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涉及广泛的工作和大量的工作量。我希望可以参考公共机构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和夫英.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建议[J].现代企业.2018(10)

[2]桂俊煜.《工会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8(13)

[3]张丽晨.《政府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差异对比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