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用人标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体系研究

/ 1

现代企业用人标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体系研究

窦维飞周瑜董庆佳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给中国的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高职院校作为中国制造业未来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侧重点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培养方式,将责任意识培养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真正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

关键词:企业用人标准责任意识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规划,这一规划吹响了我国振兴国内制造业的号角。任何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振兴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在我国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就是高职院校。从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到20世纪末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十几年的时间从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拥有1200余所高职院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制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同时面对着各种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深入的剖析两者的变化,进而找到自己培养过程的切入点,实现学生与企业的融合。

一、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侧重点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石就是人才。这就迫使企业改变以前务虚的做法,由唯学历和技能论转变为即重视学历和技能同时更看重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学习能力、发展潜质、团队精神、创新激情等综合素养,其中应聘者的责任意识是现代企业考查应聘者的第一要素。何谓“责任意识”?自古责任意识就是我国社会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是人的一种自觉,能极大的影响人行为。责任意识强的员工能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企业,对于企业而言责任意识强的员工也更好管理。如果企业员工缺乏责任意识,这将会对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造成巨大的阻碍作用。因为这样的员工根本不会将自己和企业视作共同的利益共同体,意识不到自己对企业运行的阻碍作用,遇事只会逃避,破坏企业的向心力。广汽丰田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可以培训和再学习的,但是品行却无法改变,品行不好的人是无缘丰田公司的。”

二、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1、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融入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学生培养模式的全过程。

以往传统的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理论化强的特点,在德育方面未设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与实习的企业文化学习建设结合起来,请企业的员工、领导到学校来进行现场教学,或者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校友回校做报告,现身说法将自己的经历展示给在读的学生,摆脱以往目标的模糊性,赋予德育目标专业性、社会性、应用性的特点。

2、实事求是剖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唤起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产生源于个体内心的认同。因此,要想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像以往一样只靠简单的说教是肯定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剖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高职院校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从生源上看,他们有部分人是因为高考失利,有部分学生来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混个文凭;从学习的能力和自律性上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同一个班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上有着巨大差异。在学情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情况比本科院校的教师更加的复杂,所以了解他们、理解并尊重他们,是他们接纳你,允许你进入他们的内心,进而唤起其责任意识的前提。

3、实现思政课方式的多样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其责任意识

教育部2015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思政课要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形式,将目标转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思政课的形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模式,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学做“社会人”、“企业人”,强化其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高效能工作指导委员会.把困难留给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申忠.企业用人标准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衔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3]李霓虹.高职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