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设置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设置的施工技术

张永发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多层砌体房屋是基于城市化建设及人们的住房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着多层砌体房屋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设计和施工问题,在简要分析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设置要点的基础上,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置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具体探讨,希望能为房屋建筑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设置;施工技术

抗震构造的设置与施工是房屋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抗震构造的设施和施工质量,会影响到房屋建筑使用的安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和水平的提升,这也使人们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层砌体房屋是为满足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住房、用房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与其它房屋建筑形式相比,多层砌体房屋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等优势,但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基于此,如何设置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以达到提升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目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下文以昆明市第一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为例,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设置和施工进行具体讨论。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设置要点

1.1平面与立面设置

墙体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而墙体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对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进行设置的时候,不同楼层之间房屋的墙体应保持对齐,门窗在墙体上的设置应保持大小相同,并以均匀等宽的形式对多层砌体房屋的窗间墙进行设置。对于房屋一些独立单元及墙体的设置和施工,应采用相同材料与结构进行设置,以便保证墙体及其它独立单元的统一设置。在多层砌体房屋的平面设置中,墙体应与房屋的构建保持协调,避免出现墙体凹进或凸出等问题,以便确保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承重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如果多层砌体房屋的平面需要设置成L型或II型,则在墙体设置和施工过程中,应拉通房屋转角的墙体,或者是不同墙体的交叉部分。

多层砌体房屋的立面体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门脸、女儿墙、挑檐等房屋突出物在外部震动作用力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脱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多层砌体房屋的立面设置中,应尽量减少或不做门脸、女儿墙、挑檐等地震时容易脱落的物体,以便保证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果多层砌体房屋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局部突出物,则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设置,如强化连接房屋建筑的变截面,以便确保房屋局部突出物的设置能够与房屋墙体形成紧密连接。

1.2选择建筑场地

在多层砌体房屋的建设中,建筑场地的选择是否适宜,会对房屋建筑的实际施工及房屋各方面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因此,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建设,应慎重选择建筑场地,不宜在地震多发部分及其相邻地区建设房屋建筑,也不宜在地下水位浅、土地松软的地方建设房屋建筑。同时,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还应避开地下溶洞及地势较为陡峭的山坡,也不可在河坎旁边建造房屋。建筑场地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地基质量,在保证房屋建筑结构、施工材料等各方面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在地基牢固的地方与地基松软的地方分别建造房屋,在地震的作用下,地基牢固的房屋建筑所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地基松软的房屋建筑则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很容易因地震作用而发生倒塌。基于此,在建设多层砌体房屋的时候,对于建筑场地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以便保证房屋建筑地基的稳固性。

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置的相关技术分析

2.1选用适宜的建筑场地

建筑场地的选用是多层砌体房屋建设的基础条件,而建筑场地选用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为了更好的提高多层房屋砌体的抗震能力,在选用建筑场地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规划的多个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对容易造成建筑场地不稳定的各类因素进行检测,并明确不同影响因素能够对建筑场地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选出合理、恰当的建筑场地。同时,在选用建筑场地的时候,还应尽可能避开地下溶洞、主断裂带、地震多发及次生灾害地段,尽量选用地基稳固的建筑场地,以便保证多层砌体房屋建设的稳定性,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在现行抗震规范中,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多层砌体房屋建筑是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采用的乙类建筑,则在地震的作用下,房屋建筑的发震断裂最小距离应在300m左右;而如果建筑房屋是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采用的丙类建筑,则在地震的作用下,房屋建筑的发震断裂最小距离应在200m左右。

以昆明市第一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的建设为例,该工程的施工地点地位于昆明市环城西路与西昌路交汇处南面,昆明市西昌路233号(昆明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建设规模:昆明市第一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由新建1#、2#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及阶梯教室组成(从平面布局上分为A、B、C、D、E、F、G区),地上建筑1-12层,地下负一层。总建筑面积为36184.8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6873.52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9311.35平方米)。

2.2房屋总高度、层数限值与抗震构造

为了确保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则多层砌体房屋的建设高度及层数,应与房屋建筑的设防烈度相匹配,并据此设置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和层数限值见表1。

对于砖砌体房屋的建设,为了保证砖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砖砌体房屋每层高度应低于4m,而房屋建筑的总高度应低于36m。同时,根据砖砌体房屋的层数及设防烈度,还应在砖砌体房屋外墙的四角、独立单元内外墙交接处、错层交接处等多个地方分别设置抗震构造柱,以便确保砖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对于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施工,可利用最小截面积为240mm*180mm的抗震构造柱进行设置,并利用钢筋对抗震构造柱进行纵向稳定,对构造柱上下端进行加密,从而保证抗震构造柱的性能。

在多层砌体房屋建设中,为了加强抗震构造柱和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应以马牙槎的形式对抗震构造柱与建筑墙体连接处进行砌筑,并根据墙体高度,按照相同的间隔设置拉结筋。同时,抗震构造柱还应与房屋建筑的圈梁进行连接,如果多层砌体房屋的部分楼层并未设置圈梁,则应在该楼层砌筑配筋砖带。此外,如果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柱不单独设置基础,则抗震构造措施应伸入室外地下或伸入基础圈梁内,从而保证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

以昆明市第一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为例,该工程的地下一层是地下室,建筑面积9311.35m2,层高4.8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类别为3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车库防火分类为Ⅲ类。防空地下室抗力等级为乙类6级,战时用途为常6级乙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平时用途为地下停车库,防化等级丙级。

1#、2#教学楼及行政综合楼、阶梯教室结构:结构形式A、B、C、D、E、G区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F区框剪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计类别:重点设防类。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构造措施按9度采用;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构造措施按9度采用。

2.3圈梁设置

在多层砌体房屋建筑内,圈梁的合理设置,能够大幅度提升房屋的整体性,也能够对房屋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在建设多层黏动土砖房的时候,圈梁构造主要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内的圈梁应闭合。如果遇到洞口,则圈梁应搭接洞口上端和下部。同时,在多层黏动土砖房的建设中,圈梁的设置和预制板的设置应处于相同标高,或者是紧靠预制板的板底对圈梁构造进行设置,以便在多层黏动土砖房内对基础圈梁进行规范设置,从而确保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得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设置与施工,直接影响着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建设多层砌体房屋的时候,应慎重选择建筑场地,从房屋的平面和立面设置考虑,根据相应要求,对圈梁、构造柱等进行科学设置和施工,以此实现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合理设置,从而达到提升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新春.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J].民营科技.2012,(5).

[2].李晓辉,杨德清.浅析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的设置与作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2).

[3].李志强,孙晋垣.浅谈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J].山西建筑.2009,(5).

[4].王凤.浅谈多层砌体房屋中抗震构造柱的设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