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初探

刘孟杰

上海致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规划设计有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既要体现功能性舒适性,同时也要满足自身对美的艺术享受。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不仅可以使设计形式和风格多样化,它还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笔者将以西溪风华项目为例,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规划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1引言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厚度,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几千年的时代变迁,造就了中国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人文理念,从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一直影响深远,例如:雄伟壮丽的长城、威严恢弘的皇宫、玲珑幽静的园林,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多,其设计风格也大同小异,这种趋于现代化的建筑规划设计,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使城市缺乏文化特征与传承。物质极为丰富的当下,人们逐渐开始渴望回归自然、淳朴、宁静,这种想法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达成统一,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文化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建筑规划设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

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问题探讨

3.1现代化设计理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建立,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规划设计偏向于简约化、便捷化,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在新时代发展下,人们可以追求西方新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但在实际规划设计上,我们依然要在本土的文化基础上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当代建筑行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受西方思想影响严重,其设计风格偏于西方化,他们在设计上很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导致设计方案不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总体进度。

3.2设计人员缺乏专业性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上一味的追求技能与艺术美感,而忽略了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文化传承性,这种现代设计手法使很多设计偏离现实,严重影响了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其次,在我国建筑领域还有一部分设计师是从施工建设方面转变而来,这些人员具有很强的现场施工或管理经验,但在设计上却缺乏专业性,导致设计方案脱离专业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建筑规划设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3.3建筑缺乏民族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都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因此,设计师还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保留更多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元素。但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设计师在建筑规划设计上过多追求现代化设计风格,致使大量传统文化被淹没和取代;其次,还有一些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无法很好的平衡城市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忽略了民族自身的文化应用与传播,导致建筑缺乏地域特色。

4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

4.1院落文化的应用

院落文化在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了很重要的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建筑规划中,庭院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一种居住形式,还是人们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寄托。

在杭州西溪风华项目中,笔者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创新性的结合,取其意而不取其形,在整体规划上主要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洄游路线,空间起承转合,富有变化,建筑与空间互为对景,步移景异,将小区入口居中布置,院落空间富有层次和变化,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感觉。会所在设计上遵循了中国庭院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因地制宜,围合出两进院落空间。景墙将建筑围合形成丰富多样的院落空间,建筑的留白处理,景观点睛之笔,室内设计与室外空间的呼应,营造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生活氛围。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为住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物质家园,更是充满禅意的精神家园。

4.2民族特色文化的应用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在杭州西溪风华项目中,笔者将中国传统南派建筑马头墙这一元素,以现代建筑语言提炼出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去,这种设计手法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感官上感受到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还可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与人文认知的高度统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发展下,建筑设计人员应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我国各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建筑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将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让设计更加富有古典内涵。

4.3文化符号的应用

建筑物的外观是形成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表达建筑物特征的最直观条件。文化符号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融合,不仅赋予人们对美的视觉欣赏,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人文气息,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其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还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设计调整,将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符号应用到整体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比如:在建筑外观和室内上运用水墨画、雕塑、吉兽等传统文化元素对建筑物的某一部位进行艺术处理,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可以很好的展示中华文化,还可以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杭州西溪风华项目大量的运用了传统的文化符号,例如屋顶的形式是通过中国古代皇帝的冠冕衍生而来;百叶的形式则由古代屏风的传统元素演变而来;灯具的设计也参照了中国传统宫灯的原型,将这些元素通过现代的处理手法展现出来,体现出大气、包容、典雅的情怀。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建筑规划设计看似现代实则更赋有中式神韵,更好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4传统审美文化的应用

在我国传统建筑过程中,人们大量的运用了龙、凤等神兽元素,这些传统文化象征着高贵、皇权,具有一定的威严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龙凤的含义开始发生转变,它们不再是代表皇权产物,而更多的是象征中华民族儿女,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设计人员想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就必须认真了解传统审美文化,并将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融合,在保证精神象征的同时,实现传统审美的有效应用。

4.5在创新设计上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继承,而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适应更好的社会发展。

杭州西溪风华项目在设计上对于院落式空间的处理,以及对一些传统元素的应用,并不是在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创新,看似现代的设计却透露着中式古典的神韵,让人们在现代居住生活中感受到久违的温情。这种设计既现代又传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达到欣赏与实用的完美结合,使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上又一进步。

5结语

总之,在中国建筑领域进行传统文化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因此,广大设计者要不断的根据时代发展调整设计理念和方式,最大限度的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整体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真正意义上的推动建设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兴珠.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1304:106.

[2]徐超.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7,v.309:77.

[3]王大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No.127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