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散文语言的诗意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三毛散文语言的诗意性研究

王紫玉

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读者要想把握文学语言需要通过整体情境,而具有诗意性的语言能够为读者创设易于理解的情境。三毛的散文可以被认为是“美文”,她的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说理,都体现了她的性情。

关键词:三毛;散文语言;诗意性

20世纪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家,三毛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个生命传奇。三毛用实际行动实践了无数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盼望,她到过世界各地,而她的作品曾不止一次的在华人社会引起震动。在三毛的生命中,流浪才是生活的常态,自由的天性使她始终表现出“在路上”的姿态,她的目光是远方,她的梦是远方,她的脚步没有停下过。

年少时期的三毛不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她的性格倔强,因为自尊心极强,选择用辍学的方式对抗老师的羞辱,整整七年的时间,三毛的心都是封闭起来的。任何一个处在雨季的孩子都会感到不知所措、感到茫然。这个阶段的三毛是年轻的,也是敏感的,但是三毛表现出她旷达的一面,她认为雨季不会再回来,承认那是不能回避同时也无法回避的一个人生阶段。

尽管年少的三毛经历了一些不幸,可是令人庆幸的是她还有理解关爱她的家人,面对辍学在家的女儿,父母亲给予了三毛最大的宽容和关怀。父母亲不会限制三毛读什么类型的书,而是由她自己选择,三毛喜欢音乐,父母亲就把钢琴老师请到家里来教她,三毛喜欢画画,父母亲就支持她拜师学艺。开明的父母亲为三毛营造了宽松的家庭环境,使之能够自由成长。

以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为起点,三毛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撒哈拉沙漠,她的浪漫生命真正得到了张扬。三毛最初是在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了解到撒哈拉沙漠的,她对撒哈拉沙漠有一种乡愁般的思念,于是她将自己的身心完全交给了这片原本对于她而言陌生的土地。

撒哈拉沙漠的空旷、古朴、原始使她的心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彻底激发出了她深藏于心的生命激情,在这片土地上,她的思想得以自由驰骋。渺茫的撒哈拉沙漠将三毛对物质的欲望降到极低,却使她的心境愈发清明,美丽的撒哈拉沙漠使三毛意乱神迷。由此可见,对于三毛而言,撒哈拉沙漠的生活是无法磨灭的记忆,撒哈拉沙漠就像一个神奇的熔炉,三毛的心放在其中,被锻造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在撒哈拉沙漠,三毛恣意的书写她独特的见闻和经历,她把诗意和灵气赋予了撒哈拉的草木众生,无数男女读到她的文字后陷入了她营造的迷幻世界,流连忘返[1]。

不过,只有三毛这样的人能够在某一天还乡,因为他们常年流浪异国他乡,感受的到流浪的不易和艰辛,在异国他乡他们对追求之物的本性已经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回乡的时候能够获得丰富的阅历。撒哈拉沙漠一方面成为了三毛流浪途中的一处大本营,另一方面成为了她迈向更宽广的世界的起点。

三毛钟情于异国他乡的文化风情,她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异常丰富的一生,这丰富的一生除了包括思想上的历练,情感上的曲折之外,还包括她一生的足迹遍及欧美亚非。与同时代的作家不同,三毛散文的取材多数是异国文化风情,内容新鲜,极富魅力。不管是描摹西方世界还是描绘加那利群岛以及西属撒哈拉的风情,抑或各种不同的奇风异俗、秀美风光,都令读者神往。三毛对异域风情的描写不是肤浅的,而是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写景状物不会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表面,景物中都包孕着特定的情感,从而体现出诗意的情愫。

三毛的作品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她文字中的异国情调,弥漫的爱意,不时迸发出的幽默等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三毛充盈的生命力使她将各种际遇写得生机勃发,她是愿意努力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而这一切的中心是“我”。

80年代,三毛的作品吸引了大批年轻读者,“三毛热”持续了很长时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三毛给年轻的一代提供了一种以前的作家从未表现过的全新的生活。在三毛之前,年轻的读者很少读到如此浓情、浪漫,同时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字。三毛的情感不总是含蓄委婉的,而是大开大合的,她那种欲飞的姿态吸引了许多读者。从深层次看,三毛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选择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介乎传统与现代两者间,具体的表现是三毛为了躲避城市选择远走他乡,但最终又回到了城市这样一个过程,她的这种经历符合大部分现代人的心境[2]。

三毛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讲述她的流浪生活,讲述的过程中,几乎不用第一人称之外的叙述视角,而是将“我”完全融入进故事中,使读者倍感自然亲切。三毛不写他人的事情,因为她既没有把握也没有热情。三毛故事的出发点是“我”,展开故事的是“我”,结束故事的也是“我”。可以说,三毛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创作,她不是因为写作技巧或者叙述角度的原因坚持“我执”的写作方法,而是因为她压根没有写别人的故事的心境以及热情,也没有把握。三毛的思想疆界和她脚步的辽远是独特的,她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真实的记录下来,带有自剖自白的性质,所以说三毛是一位真实生活的记录者。

三毛表现的是她自己的心理发生的变化以及情绪的流动,她绝大多数散文取材于她实实在在的经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三毛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自叙体色彩,但是并非自传,她要以自身的生命体验阐释生命的意义。三毛创作过程中看重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心”,她把自己的心向读者敞开,这种表现方式包孕着深厚的情感,冲击着读者的心理,丰富了他们的审美需求。

三毛不会为了突出她的爱心扭曲人性或者压抑人性,三毛的爱不是没有原则的爱,她的审美感情爱憎鲜明。譬如对待需要帮助的“流浪汉”和沙漠中疲惫不堪的沙哈拉威人,三毛是仁爱的、宽厚的;对待剥削员工的资本家和买卖、压榨黑奴的财主,三毛是厌恶的、憎恨的。三毛散文中流露出的感情还有对祖国和民族的深情。虽然三毛长期在国外流浪,但是她始终铭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为祖国的优秀文化感到骄傲,对祖国的光荣感到欢喜,对祖国的耻辱感到忧愁。朱自清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吸引读者,主要原因是情感的深厚。三毛是一位感情丰富的女作家,她懂得怎样把深情从笔端传达出来。

任何一位成熟的作家,都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表达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式,创作个性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风格形成的主要要素是表达主体,风格的灵魂也是表达主体。三毛语言风格的形成受到了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共同推动。

三毛在书香世家长大,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而她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除了精通传统文化,英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都对三毛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三毛欣赏托尔斯泰、泰戈尔等文学家。三毛散文语言中散发出的诗意气息,质朴优雅的格调,与她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分不开。譬如三毛去吃美餐的时候,当美味的菜肴上桌时,她认为是“幸福的青鸟来了。”

“风格即人”,作家描绘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将自身的气质融入其中,可以说,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受到其性格气质的直接影响。三毛是一位个性洒脱的作家,具有叛逆精神,三毛经常会做出一些疯狂的行为但是无法解释原因。三毛这种直率的性格对她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写作过程中,三毛不会矫揉造作,对于内容真实朴素的追求远远大于对于华丽形式的追求,所以她的散文很少有虚构的故事或者人物,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数是她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就是故事情节。

三毛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她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有紧密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作家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其视野就会越开阔,写作的题材就会越宽广,文笔就会越成熟,语言风格也会越新颖。三毛生活在一个十分开明的家庭,所以家人没有将她封闭在狭小的圈子中,加之三毛天性热爱自由,使之有机会周游列国,拓宽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这时大陆的主流文学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这些文学的基调是忧伤沉重的,人们忽略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世界,开始关注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在内地,琼瑶和金庸的作品收获了大量读者,此外,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海外留学成为可能,外面的世界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在这种时代氛围下,三毛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以《沙漠中的饭店》为起点,三毛的文章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新鲜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而长久以来处在压抑状态下的人们读了三毛的文章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

结语:

三毛创作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蕴含着相当充实的内容。三毛以自己深挚的情怀对自己的生命作了真实的书写,不论是主题还是题材都非常广泛。三毛的整个生命是诗意的,这种诗意融进了三毛散文的语言中,增添了其散文语言的浪漫性。

参考文献:

[1]郑轶彦.论三毛散文的文体特征[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詹明欧.一个诗意生命的追寻者——论三毛的散文[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王紫玉(1992年生-),女,汉,山东济南,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