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朱守峰张涛陈治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朱守峰张涛陈治国

朱守峰张涛陈治国

国网淮南供电公司,安徽淮南23200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配电网作为连接电网与客户之间的枢纽,在供用电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配网故障由于发生时间、地点、类型、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安全风险和关键措施控制难度大。探索如何有效开展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抢修效率,将故障抢修的安全性、规范性与客户服务的及时性、快捷性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配网故障;抢修

引言

随着电力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依靠电话沟通实现电力抢修调度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供电企业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引入先进的“大云物移”技术,对配网抢修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完善改造,对支撑配网抢修业务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功能优化,提升配网抢修整体工作的智能化和经济化,提高配网抢修作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1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的意义

传统配网运维抢修一般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来提高配网故障隔离和故障定位的速度,进而有效提高恢复送电速度,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并未对配网故障抢修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由于抢修模式管理、抢修流程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抢修人员技能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配网运维抢修效果不理想。同时,传统配网运维抢修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抢代维”,并未从强化线路运维、预防性的角度来对配网运维抢修给予重视,从而导致抢修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抢修流程不畅、抢修理念陈旧、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配网运维抢修工作的开展,无法更好地满足配网现代化发展需求。如今,随着国家电网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建立了“大检修”体系、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网抢修指挥平台、配变监测系统、PMS及GIS等比较先进的生产运行管理方式,以期更好地提高配网运维抢修效率。因此,需要以提升运行效率为目标来对配网运维抢修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2配网运维抢修管理中常见问题

2.1缺乏与配网运维抢修相匹配的信息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配网运维抢修管理已经具备了多层次、系统、完善的基础信息,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时期、不同项目,且配网的调度、营销和管理隶属于不同部门,从而导致缺乏与配网运维抢修相匹配的信息支撑体系,致使配网运维抢修无法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运维抢修效率,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2.2缺乏对配网运维抢修系统的综合利用

通常情况下,配网调度更多的关注于主要分段和联络开关的工作状态,由于大部分的基础配网数据缺乏准确的定位,致使配网的生产管理、故障抢修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不能为配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实时、动态的数据信息,缺乏对配网运维抢修系统的综合利用,最终导致配网运维抢修工作效果不理想。

2.3配网运维抢修管理深度有待提高

如今,我国电力企业已有的配网运维抢修系统更多的是面向侧的应用,但是因为专业人员紧缺,导致配网运维抢修和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致使一些缺陷不能给予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同时,现有的配网运维抢修工作缺乏一套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而且配网运维抢修管理深度有待提高,不能实现控制与管理的融合,无法为运维抢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基于新技术应用的智能抢修业务方案

3.1智能配网抢修设计目标

通过智能物联提升配网抢修效率是一项涉及到多个环节、多种专业、多个部门及多种因素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或因素的制约都可能会影响到配网抢修效率的提升。所以应全面综合考虑影响抢修效率的各种因素,通过对配网抢修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的业务操作分析,明确智能配网抢修的方向。强化与营销95598的业务协同,完善用户报修接单与甄别、故障处理回复等内容;加快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采集系统数据共享,丰富故障信息获取来源、提升故障研判手段;实现配网抢修跨专业业务贯通和闭环管理。完善抢修资源维护,通过故障类型、坐标位置、抢修单元技能及任务均衡度、典型案例支撑等综合分析手段,快速完成抢修资源智能研判、精准调配,提升抢修效率和质量。借助移动应用技术,实现抢修工作实时交互,提升抢修全过程管控水平;利用扫码物联技术,辅助快速定位故障设备,实时掌握设备关键信息,提升抢修支撑能力。通过抢修工单监测、抢修资源监控、抢修工单对比等数据分析,全面评估抢修能力,对薄弱环节给予优化支撑,提升抢修服务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3.2智能配网抢修业务详细方案

根据配网故障抢修业务管理需求,结合移动应用及物联技术特点,重点对配网故障抢修的故障信息获取、故障初步研判、抢修单元调配、抢修工单派发、现场勘察、抢修物资调配、抢修远程指挥、抢修信息发布和抢修评估分析等8个关键业务环节或功能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抽取和细化功能优化提升点,支撑配网故障抢修业务智能化,如图1所示。实现配网抢修的质量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指挥管理和中、低压配网故障的一体化管理。基于关键业务梳理结果,进一步抽取形成20个功能优化提升点,根据配网抢修业务管理需求程度,并结合相关信息系统支撑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在试点实施过程优先开展工单甄别、工单研判、勘查辅助、抢修移动应用、抢修资源智能调配、远程指挥等功能优化提升工作。

3.2.1故障信息获取

用户除通过拨打95598客户电话进行故障报修外,还可通过电力App移动应用实现网上故障报修、抢修进度跟踪、接收相关通知等。营销(95598)可自动接入该类用户外网报修,进行初步过滤甄别后,转派抢修指挥人员。

3.2.2故障初步研判

新故障信息推送至抢修指挥中心时,抢修指挥人员利用辅助方法判断新故障信息和已有故障信息是否重复,对于做过故障停电范围分析的报修工单,进行自动判别合并。在查明故障原因后,将因同一个故障点引起的抢修工单进行合并。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分析报修点的供电路径相关设备信息,通过实时召测、停电事件关联分析、风险点分析、专家研判等手段,进行故障点辅助定位。经过信息分析、整合,形成故障诊断依据,并根据故障类型预估故障修复时间。

3.2.3抢修单元调配

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在接到抢修单后,根据故障点位置、抢修驻点位置、抢修单元资质和人员占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抢修单元调配分析,实现在故障初步判定后,最短时间内选派距离故障地点相对较近、没有被其他抢修任务占用且具备相关技能的抢修单元到达现场,通过合理调配抢修单元,提高抢修效率。

3.2.4抢修远程指挥

抢修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现场签到,并对抢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现场记录,抢修指挥中心人员通过移动终端的回传信息及时掌握抢修人员到位情况、抢修过程信息及最新进展,从而对抢修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确保抢修工作高效开展。

结语

建立配网标准化抢修体系,实现抢修流程、现场作业、工器具配置的规范统一,变“被动抢修”为“主动抢修”,提高配网抢修的工作效率,缩短抢修时间,有力促进了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清晰的工作环境、规范的工作流程、更高的工作目标,促进公司员工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锻炼,公司优质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向磊.基于信息交互总线的配电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7).

[2]许运海.配电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7(4):193.

[3]熊军,苏雪源,詹建荣,邱炳煌.基于生产管理系统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研究[J].供用电,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