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隧道工程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3

浅谈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隧道工程项目管理

沈强南

沈强南

长兴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隧道地质围岩概况、施工特点分析,采取科技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隧道项目管理措施

一、项目简介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地处湖州市长兴县境内,路线起自杭长高速公路安城至泗安段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交叉点(泗安枢纽),向北经二界岭、槐坎、白岘,设葡萄岭隧道终于浙苏界至江苏宜兴茗岭镇,与规划中的宜长高速公路(江苏段)相接,路线全长30.24km,其中起点泗安枢纽至主线收费站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米;主线收费站至省际终点段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3.5米,全线设计时速均100km/h,全线共设互通4处,其中枢纽互通一处、一般互通三处,主收费站一处,服务区一处(与槐坎互通合建)。

按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01-2003)设计,高速公路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公路-I级。

二、隧道工程概述

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共设云峰寺、桐芦岕、钓鱼台、葡萄岭等分离式隧道4座,其中云峰寺、桐芦岕隧道为短隧道,钓鱼台隧道和葡萄岭隧道为长隧道。云峰寺隧道、桐芦岕隧、钓鱼台隧道均采用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型式,葡萄岭隧道采用双洞单向行车三车道型式。

隧道情况一览表

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性与净空按10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80km/h设计。

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正常分离式隧道暗洞施工;V级围岩区段;应先超前预支护后开挖,洞口段预支护考虑采用“?108管棚+注浆”,洞身其他地段可采用“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开挖宜采用留核心环形开挖,人工挖掘或弱爆破开挖。Ⅳ级围岩地段宜采用正台阶开挖法,台阶长度L为1.5B~5B,在暗洞与明洞相接段附近应视实际情况选择正台阶或台阶分部开挖法,并配合超前锚杆等措施防止坍塌;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三、地质概况

云峰寺隧道、桐芦岕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雨水充沛植被茂密。主要穿越第四系残坡积(QeL+dl)含碎石粉质粘土、强-中风化长石石英砂夹泥质粉砂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钓鱼台长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雨水充沛植被茂密。主要穿越第四系残坡积(QeL+dl)含碎石粉质粘土、强-中风化长石石英砂夹泥质粉砂岩,通过数条断裂带,进口200-300m处发育有一节理密集带,开挖过程中可能有较大的涌水量,部分段落有发生涌水突泥的可能。

葡萄岭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主要穿越强-中风化长石石英砂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四、隧道风险等级

本项目4座隧道Ⅳ级、Ⅴ级围岩所占比例76%,隧道岩体呈散体状结构~镶嵌碎裂结构,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坍塌、掉块。

根据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浙江路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经各专家评审通过的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得出的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等级显示,桐芦芥隧道、钓鱼台隧道风险等级Ⅳ级(极高风险);云峰寺隧道、葡萄岭隧道风险等级Ⅱ级(中度风险)。

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

根据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报告,要求项目部对等级IV(极高风险)的桐芦岕隧道、钓鱼台隧道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无重大安全、质量问题发生。

五、主要管理措施

(一)、实行勘察设计,摸清地质,全面进行优化设计

本项目从项目前期的勘察设计入手,通过强化管理,勘察单位采用钻探,槽探,物探等多种勘察方式,进一步查明地质情况,实际勘察工作量较原计划增加近30%,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地质资料,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了项目隧道设计的第一手资料。优化设计时建设期节约工程投资的总要手段,也是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项目业主成本投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长兴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安排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推行设计内审制度,并邀请专家对本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咨询审查,委托浙江省交通设计研究院对岩溶发育路段开展专项咨询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权威部门的作用,为本项目隧道优化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力推行施工标准化活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1、管理标准化

1.1组织管理模式

本指挥部采用按照指挥部工程管理处、监理办、项目部分别设置对口联络人与分专业(隧道、桥梁和地质专业)管理模式,目的是综合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点与面衔接,实现纵横向管理,有力的加强了隧道管理工作。

1.2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及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了【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作为开展标准化施工活动依据,并且要求项目部、监理办编制符合本项目实际的施工标准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本项目编制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管理违约处理办法】、【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办法】、【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工程检测管理办法】,同时还根据本项目隧道多和地质复杂等情况,专门编写了【杭长高速公路北延隧道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隧道工程安全控制要点】,用于规范和指导本项目隧道的施工和管理。

1.3信息化管理

本项目根据集团要求按照公开化、信息化、透明化原则,建立了“阳光工程”网上办公系统。实现工程各项内容信息的网上传输、共享、监督,以提高办公速度和质量。

2、工地标准化

2.1驻地建设标准化

根据浙江省高速公路驻地建设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标准化要求,项目部必须编制驻地建设方案,经监理办审批并经指挥部同意,实施完成后专门组织验收。

驻地建设方案应重点审查其选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布局合理性,以满足功能需求为最低原则。

2.2场地建设标准化

“三个集中”:拌和站、钢材加工场、梁板预制构件场集中建设,做到场地布置井然有序,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尽最大可能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减少污染。

3、施工标准化

3.1实行材料准入制

在招标文件中就明确对重要主材实行准入制,未被列入浙江省质监局常用产品名录的厂家不得招标采购。本项目将隧道工程用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锚杆等作为主材供应商列入准入机制。

3.2积极推广“零开挖”

在招标文件里专门明确了隧道洞口必须按照“零开挖”施工,施工单位在进场后必须先准确测得隧道洞口段纵横断面图,横断面间距不大于5m,特殊地段不大于3m,进洞方案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针对偏压隧道采用半明半暗式进洞,大大减少了边仰坡开挖。由于大力推行“零进洞”,有效的减少了环境破坏,并极大地增强了隧道洞口的安全性,根据各隧道口的不一性,每个洞口均进行了专门的设计,真正做到“量体裁衣”,与自然统一和谐,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3.3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质量认可制

所有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必须实现首件制,如隧道洞口工程、隧道开挖、隧道初期支护、隧道二衬、隧道路面等均需作为首件工程执行。通过首件总结经验,规范施工,为后续施工工艺控制及质量控制创造良好条件。

3.4强化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重点加强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防排水、二衬厚度、外观质量工作。隧道施工必须配置隧道断面仪并进行超欠挖检测及净空控制,实行二衬台车准入制,并且要求仰拱施工必须采用整体浇筑,不得采用先矮边墙后拱浇筑工艺。加强隐蔽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5强化试验检测

与第三方试验检测中心一起,编制试验检测手册,共同抓好试验检测工作。

对隧道锚杆质量进行专项检测,将检测结果与计量支付挂钩,有力促进锚杆施工质量。

3.6进行动态设计与信息化管理

由于隧道地质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正确确定隧道围岩等级是件关系到质量及安全风险的重要事情。为此,本项目专门编制了【杭长高速公路北延工程变更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职责、程序。要求必须应有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检测5部门人员共同参加,共同商讨确定,并在阳光系统平台上传,有效增加了变更的透明性、快捷性、准确性。

4、引入第三方监控量测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本项目隧道工程技术难度大,仅依靠建设、监理、承包人难以解决所有的技术难题,这就需要整合社会科技资源。通过招标选择了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专业单位作为第三方负责本项目隧道监控量测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为优化设计、动态设计提供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及运营安全。

(三)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1、隧道人员自动考勤及精确定位系统建设

针对施工的危险程度确定相应的定位路段,在保证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方案成本;隧道施工人员的定位可以对事故施救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提高施救效率,减少事故损失,是灾害预防的必要措施。此外,自动考勤功能也为员工的薪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减轻了人工考勤的压力,同时避免了人工考勤的疏忽。

主要功能:

1、人员定位:实时显示人员的位置和时间

2、人员考勤

3、考勤记录的查询和统计

4、管理端网上请假申请、审批功能

5、网上查询功能:考勤记录的查询和统计

6、网上查询员工当前位置和历史位置

2、安装门禁系统

长大隧道洞口全部设置人员车辆进出监控系统,完善洞内预警系统、应急逃生灯视引导系统等。

位置设在距隧道进出洞口约30米左右,包括信息显示屏、控制器、车辆卡、人员卡、服务器软件等。

信息显示屏:显示隧道内的人员和车辆数量,并显示最后进出的车辆和人员信息。

控制器:连接读卡器判断人员车辆的进出,并统计内部人员和车辆数。通过以太网接收远端服务器的数据下载和上传,连接红外检测和报警器,人员和车辆信息及时发送到信息显示屏。

车辆卡:安装在前档玻璃上,卡片向左或向右倾斜30°在距离读卡器水平线前大约5米就可以读卡,可扫描宽度15米以上隧道断面。

人员卡:可安装在安全帽内,需人员主动刷卡,红外检测器不能检测通过的人数,所以需要规定通过人员都要刷卡。

服务器软件:安装在控制房,通过广域网收发数据,设置某控制器的上级IP地址和端口访问,软件可实现如下功能:

1、设置管理每个点的信息。

2、管理人员和车辆的信息。

3、获取每个点的统计数据(隧道内人数和车数)和隧道内的人员、车辆清单。

4、查询统计数据。

5、可授权客户端管理人员和车辆信息,方便标段自己管理人员和车辆。

6、可授权客户端查询统计数据。

结束语:隧道施工由于地质、围岩变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如何改变目前隧道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监管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项目管理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上是本人的初浅体会。

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2、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第01~04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4、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北延(泗安至浙苏界)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作者简介:沈强南男,1975年11月18日出生。浙江省长兴县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长兴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交通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