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补约束的配网无功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互补约束的配网无功优化

龚利武金朝晖张健陆翔沈美勤徐克姚强

(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浙江平湖314200)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及其算法。利用互补约束处理离散变量问题,该方法将全局优化、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提高了系统电压质量、降低了系统的总网损率,通过对算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满足电网优化运行,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和快速性。

0引言

配电网无功优化[1-2]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多约束的混合非线性规划问题,随着配电网络中节点数增多,计算量呈指数形式增加。其在满足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达到降低网损、提高电压合格率以及降低调度人员劳动强度的目标。

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利用互补约束处理离散变量问题,并通过内点法进行求解,保证电网全局仿真分析的精度和速度要求。

1基于内点法的配网无功优化过程

本文提出的基于内点法的无功优化在实际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利用Slimulink或PSCAD读取所优化的配网基础运行数据;包括电网的电厂的有功与无功出力、负载的有功和无功、负载处母线电压、电容电抗器组的投切状况、变压器分接头的档位值等。

2、将电网的基础运行数据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文本。

3、通过无功优化程序数据接口读取需要用到的数据,执行无功优化计算程序,如重新分配了部分机组出力、合理投切电网的电容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等,使电网满足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的要求,最后将计算结果输出。

4、将上述计算的无功优化策略用于指导调度员优化配网无功,通过SCADA系统传回各站。然后又通过Slimulink或PSCAD读取下一个断面的运行数据;形成无功电压优化闭环控制系统,整个流程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配网无功优化流程图

2配网无功优化模型中离散量的处理

本文采用互补约束模型[3]来处理无功优化的离散问题,每次迭代求解时,所求得的kij与QCi,该解一般不在实际设置的档位或组数上,而是在某2个实际档位或组数之间,即

(1)

式中:kijn、kij(n+1)分别为kij左右2个实际档位对应的变比值;QCin、QCi(n+1)分别为QCi左右2个实际组别对应的无功补偿容量。

采用互补约束松弛法,利用所求得的kijn、kij(n+1)与QCin、QCi(n+1),构造离散变量的互补约束条件

(2)

松弛参数的更新策略[3]采用如下的方法:

(3)

式中:为内点算法的中心参数,取0.1;w、r分别为互补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和松弛变量;p为相应的互补约束的个数。

3现代内点法求解集中式无功优化问题

3.1现代内点算法简介

现代内点[4]算法在最优化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在针对大规模电网优化计算时,内点法参数选取简单,收敛性能良好,被广泛用于求解大规模电网规

3.2该算法的程序设计过程

步骤1:设置最大迭代次数kmax=50,内点算法中心参数=0.1,计算精度=106,初始化各变量。

步骤2:计算互补间隙Gap,如果满足收敛判据Gap<,则停止计算,输出最优值;否则转入步骤3。

步骤3:置k=k+1,若k>kmax,则算法不收敛,停止计算。否则,转入步骤4。

步骤4:求解扰动变量u。

步骤5:求修正方程原始—对偶变量的变化量。

步骤6:设置步长对原始—对偶变量进行修正,对优化变量进行更新;返回步骤2。

4算例与分析

本文的仿真测试环境为:操作系统为Windows7,

CPU主频为3.20GHz´2,内存为3GB;编程环境是MatlabR2010b平台。目标函数为系统的有功网损最小、收敛精度为106,通过某区域实际电网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本文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4.1测试系统原始数据

其中SC-43为某区域实际电网,该实际电网共43个母线节点,其中15条线路、1台发电机、24条变压器支路(其中三绕组变压器9台、两绕组变压器15台),负荷节点11个;该实际电网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SC-43实际电网结构图

4.2测试结果及分析

表1系统优化前后网损率情况

通过全网无功整体优化,系统中线路上的无功流也明显减少,线路上没有大容量的无功功率传输,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线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1.9394%降为1.7755%。

图3优化前与优化后节点电压对比图

通过全网的无功优化,合理投切电容器、电抗器和调整变压器抽头,使系统的电压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从图3可以看出,优化后系统各节点的电压较优化前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在电压限值内。

5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点法的配网无功优化模型,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互补约束处理离散变量问题,能保证电网全局仿真分析的精度和速度要求,使无功、电压的调节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保证系统一定安全、质量要求前提下达到系统运行损耗尽可能少,对大规模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阳育德,龚利武,韦化.大规模电网分层分区无功优化[J].电网技术,2015(06):1617-1622.

[2]贺蕾,刘苏云,蒋丹,周竞.基于带权重粒子群的配网无功优化研究[J].通讯电源技术,2013(07).

[3]蔡广林,张勇军,任震,等.采用非线性互补约束模型确定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6):8-14.

[4]HuaWei,SasakiH,KubokawaJ,etal.Aninteriorpointnonlinearprogrammingforoptimalpowerflowproblemswithanoveldatastructure[J].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1998,13(3):87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