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农村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初探

衣元兴

——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中学外语组衣元兴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分析

从近些年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即高考书面表达的得分上看,高中生特别是农村高中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的一面,也有学生学的一面。

教师方面:

1.从校领导到教师,对高中生英语作文的教学认识不足。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独立的教学要求,教师更没有具体的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计划,英语写作教学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学生无写作兴趣,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无系统性。

2.训练量严重不足。如果说有写作教学也是零星的训练:即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草草写完交上来,教师简单批改讲评或不批改。有的教师甚至不发回作业,检测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

3.英语写作方法不当,忽视写作的教学规律,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和年级差异,更没有考虑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过早地在高一、高二阶段布置高考作文,导致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对作文的要求过于拘谨,限制了学生英语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学生方面:

1.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忽视。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英语写作没有什么难度,把几个句子连起来就可以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畏惧写作,他们不愿意写,总是害怕出错,结果英语写作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2.没有良好的基础写作的积累。几乎没有学生用英语写日记,只记单词不造句,不能体验单词、词组在真实的语境中如何运用。

3.学生没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很多学生写作文不打草稿,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随意性、粗放性严重。

4.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方法。如学生不会把写作与阅读、听力结合;学生很少考虑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一篇文章。

然而,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教”主导“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上决定了学生习得能力提高的程度。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运用阶段式检测反馈法有利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二、阶段式检测反馈写作教学方法

所谓阶段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级差异分阶段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指导;检测当然是包括多元的“检”和为提高能力而进行的多元“测”,把检测的两个方面做好才利于能力的提高;反馈就是学者和教者反思的过程。

1.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应该有科学的、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规划。英语写作教学是个多层次的概念:书写、写话和作文。它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长后段、语句篇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提升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

再者,教师在准备阶段应与学生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可能的不利于英语写作的因素。采用奖励不惩罚,总是持肯定态度,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降低写作难度,个体差异与全体要求相结合。这些一定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教师要适当传授给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分年级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强调应用文的写作与记叙和说明的结合,适当在高三阶段以及有能力的学生中间写简单的议论文。

2.写作阶段

教师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内容。选择学生较熟悉的话题,从简单的句型翻译(复习初中的内容)开始,再到较复杂的并列句、复合句的连词成句的练习,最后是30~50字的小短文以至于80~100字的短文,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就篇章写作而言,教师力求不让学生一蹴而就。明确写作的基本步骤:审题→→确定文体→列要点→文字句式的选择→润色推敲→初步定稿→修改→最后定稿。教师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具体做法:

(1)应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怎样考虑文章的开头、过渡和结尾,避免学生“打无准备之仗”。

(2)访写。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改写、缩写或者扩写,把阅读的内容和听的内容与写作结合起来。

(3)半翻译式写作。教师给出作文的较多汉语提示、英语句型、英语单词、词组等,这样可以提高运用目标语组织材料,从中习得写作能力。

(4)引导式写作。教师给出必要的汉语或英语的文字提示,明确写作内容。师生或生生合作,讨论文章的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的基本步骤尽量运用复杂句成文。

(5)自由式写作,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就是学生要养成平时记日记、写随想感受的自我写作;高级阶段就是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话题自己选择角度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教师的作用而言,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检查者、督导员。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写作是语言运用和思维的训练,是相当独立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不应过多地依赖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学习是个人的独立活动,但又不是一个人可以完全单独完成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交际性。个人学习与小组互相帮助、交流切磋,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构思时,几个人一组,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写完后,互相阅读,相互评论,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把学生分组,让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搭配组队,让中等生帮助潜能生,优秀生帮助中等生。选出小组长与教师沟通,反应学习情况。这不但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更能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3.检测阶段

首先是“测”。主要指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经常用英语进行写作,当然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测”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不定量的。

(1)教师安排学生用英语记日记、周记、随笔等不定量的作业;

(2)教师给学生布置句型翻译、短文仿写、缩写、扩写、给材料作文、提示作文等定量的作业;

(3)教师安排有意义的文章让学生背诵,来提高学生的语感。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作业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难度不宜过大,大部分学生可以较轻松地完成。当然,也要给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额外作业,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运用测试手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识记更多的单词和短语。免得学生在英语写作时遭遇“词不够用”或“词不达意”的尴尬境地,导致学生捧着词典写“笑话英语”。

再者是“检”。如果说测试是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的量保证,那么检查的工作是关系到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是否提高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很高,他们总是能出人意料地写出“很有特色”的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写出“Chinglish”而“恼火”或者“不予理睬”。相反,教师应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反馈给学生,积极地加以肯定、表扬,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形成性评价是英语写作的必要。评价从来就不是一元性的,而应该是多元的。教师要组织师生合作评价,即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手段。具体做法是:

(1)自我评价无论是优秀生还是潜能生,学生都有上进心,对自己的作品(当然有些学生的作品是应付检查的)都有良好的期望。所以,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也就是给自己打分。把评分标准(采用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展示给学生。一开始学生的打分可能会千奇百怪,但是坚持下去情况就会有极大改观。学生会非常重视自己的创作成绩,这样又能用评价手段在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写作理念。

(2)小组评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的精神。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达到“共赢”。诚然,小组活动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可以先培训小组长互相交流时应注意的事项:(i)检查体裁——文章的布局——上下文过渡——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ii)检查要点是否齐全——词数是否合乎要求(iii)检查词汇、语法运用是否正确——上下文逻辑关系是否通顺。小组长领导小组进行必要的先行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研讨,思想进入“碰撞状态”,智慧也随之不断迸发。在完成讨论之后,学生们修改自己的作品,上交给教师。

(3)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重点放在作文所表达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上,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主题。行文的流畅性、语言地道方面也是教师要为学生把脉的方面。

(4)反馈习作教师阅完作文后,反馈给学生继续修改。而后学生再给自己打分,反还给教师,教师按照新的分值提出更高的修改要求,给出分值。学生可以继续修改,直至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作品和分值,最后存档。

采用反馈和同伴互相阅读作文的方法,可逐渐形成语言意识。学生既是作者也是读者,通过批判性地阅读他人和评改后的作品,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渐渐地学生就会学着站在读者的角度写文章,而不是关心能打多少分。小组合作会让学生学得广、深、灵活,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编辑、教审、组织、归纳等能力。

三、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有高一到高三的完整计划,检测落实到位,师生密切配合,力求完美结果。最后,指导学生写作时还应遵循五项原则:

1.意义性行文传达的信息应有明确的意义。

2.功能性作者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作者的意愿。

3.得体性写文章要根据人、地、事、时的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移情性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交际准则,努力避免用汉语式英语。

5.流畅性词汇、联结、观念表达自然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