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顾剑文

顾剑文

(泰州市溪桥卫生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拔出后种植修复与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牙齿残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和观察组(拔除后种植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修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更小(15.38%),且两种指标之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拔除后种植修复的方法对于牙齿残根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临床效果

将牙冠组织受损程度超过牙冠一般以上的患者称为牙根残存患者。当患者出现牙根残存以后,咀嚼功能受到影响,面部美观程度下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作用[1]。目前临床上治疗牙根残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在保存牙根残存的基础上修复及拔除后种植修复。通过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牙根残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牙齿残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为33-46岁,年龄平均值是(39.86±2.85)岁。对照组共有患者26例,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5:11。其中患者的最大年龄是56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值(42.15±3.36)岁。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口腔消毒。对照组实施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利用利多卡因麻药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寻找合适的置入点,位置在患者牙龈组织周缘,使用环形刀,切开患者的黏骨膜动孔,并予以准确测量,使用工具钻出种植窝,置入植入体后缝合,患者在植入体置入12天后实施局部拆线处理。根据患者的植入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在牙槽骨重建术后十二周左右,进行戴冠及相应的调整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拔除后种植修复方式,首先实施局部麻醉,然后拔除患者的牙齿残根,在患者口腔内寻找合适的牙齿置入点,钻出种植窝,置入植入体,缝合创口。修复后一周检查患者种植体的置入情况,并实施拆线处理,对患者创口进行相应的抗感染及止痛治疗,建议患者术后前期以流质食物为主,指导患者的饮食健康,忌辛辣和烟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修复后不良反应(牙龈肿胀、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的发生情况。将牙齿固定良好、咀嚼功能正常的患者判定为显效。有效:患者对牙齿固定和咀嚼功能的发挥基本满意。无效:牙齿修复后不稳定,咀嚼感差。规定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之和与患者例数的比值。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22.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明显,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且p=0.0048<0.05,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上众多的牙齿疾病中,牙齿残根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的发生原因是龋坏、外伤等,患者的牙冠发生大面积缺损,导致牙根管暴露在空气中,过多与细菌解除导致牙内出现病灶,最后引发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还会对患者容貌带来变化,甚至严重者可能形成口腔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患者一旦发生牙齿残根,应及早接受治疗。目前针对牙齿残根的恢复方法主要有两种: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及拔除牙齿残根后修复,两种修复方法都是在骨内支撑的基础上进行的,治疗后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和牙齿稳定性都有所差异[5]。为了得出针对牙齿残根最有效的修复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对本院52例牙齿残根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经实践研究发现,接受拔除后种植修复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3.15%)明显高于接受了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患者(65.38%),且接受了拔除后种植修复的牙齿残根患者不良反应(牙龈肿胀、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的发生几率更低(15.38%),低于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患者(57.69%),且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牙齿残根拔出后修复的方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曲莲.对比分析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2):90.

[2]亓霞.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3):71-72.

[3]陶芳红.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98,110.

[4]马继瑞.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拔除后种植修复的实际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9,25(1):56.

[5]再尼勒汉·马合苏提,秦江山,王风.对比牙齿残根不同处理后(保存、拔除)种植的临床修复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