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库尔捷夫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8)

【摘要】目的:分析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患者予以分组,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两组均选择舒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全身麻醉,研究组予以依托咪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SpO2、HR、MAP进行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30min后SpO2、HR、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全身麻醉;腹部手术;依托咪酯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09-02

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手术类型,麻醉效果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如果单纯进行硬膜外麻醉,无法对航腹部传入神经冲动形成阻断作用;单纯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又会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对腹部手术患者而言,全身麻醉是首选的麻醉方法,而全麻多以气道吸入麻醉药或静脉给药或两者结合为主,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依托咪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佳等优点,其对腹部手术全麻诱导和维持作用显著。本文选取我院我院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患者予以分组,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患者予以分组,纳入标准:①择期腹部手术者,ASA为I或II级;②肝肾心脑功能正常,不存在异常麻醉延迟恢复史;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电解质紊乱或严重脱水、出现休克症状;②存在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精神疾病;③贫血或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存在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史或对乳剂过敏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9例、7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8.6±8.5)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0例、6例,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9.7±8.4)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予以0.1g苯巴比妥钠、0.5mg阿托品行肌肉注射。入室后对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补液。按照3μg/s的速度静脉推注0.3μg/kg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全身麻醉,剂量为2mg/kg,行静脉推注,并将0.6~0.8mg/kg罗库溴铵快速推注。研究组予以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剂量为0.3mg/kg,行静脉推注,完成注药后,进行3min面罩正压通气,然后实施气管插管,要求插管在30s内完成,以麻醉剂对呼吸进行控制。研究组采用0.1~0.3μg(kg·min)瑞芬太尼联合0.6~1.2mg/(kg·min)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0.1~0.3μg(kg·min)瑞芬太尼联合6~10mg/(kg·min)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确定患者意识、呼吸以及吞咽反射等均恢复正常后将气管导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0min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分析得到的所有数据,使用(x-±s)表示相关指标,并给予t检验,将P<0.05作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对照组麻醉前MAP为(91.4±3.4)mmHg,HR为(86.6±8.3)次/min,SpO2为(99.4±4.4)%,麻醉30min后分别为(84.6±4.3)mmHg、(71.5±5.4)次/min、(87.9±3.1)%;研究组麻醉前MAP为(91.2±2.4)mmHg,HR为(87.4±9.5)次/min,SpO2为(97.7±3.3)%,麻醉30min后分别为(90.3±3.5)mmHg、(80.3±6.5)次/min、(98.4±2.5)%。组间比较,研究组麻醉前MAP、H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min后2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部手术实施麻醉时之所以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发生强烈兴奋启动具有直接关系。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以心收缩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心输出量增加为主[2]。

随着近年来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发展与应用,全身麻醉在临床中越来越普遍。常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即可使手术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且术后苏醒速度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应用此种麻醉方案时易出现循环抑制,进而导致心率明显减慢、血压显著降低,特别是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依托咪酯属于咪唑类衍生物之一,其不仅起效快速,且持续时间不长,术后苏醒快,本品可轻度扩张冠状动脉,进而减小阻力,增加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且不会明显抑制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确保冠状动脉压始终维持在稳定状态,不会对心血管稳定性产生任何不利影响[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后30min的MAP、HR、Sp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明,依托咪酯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刘长琦,邓芳,祁行毅等.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69-70.

[2]黄玉琼,曾炬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脂肪乳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2):50-52.

[3]朱姝.依托咪酯与雷米芬太尼在全身麻醉诱导时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09(1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