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隆献周言张畔张晓霞

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专业从引进和培养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做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奉献精神的引路人,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的保障。国家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倡“分级诊疗”,力争做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分级诊疗”的实施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有优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我校为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疗人才需要,申办了临床医学专业。自创办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以来,就着力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汇报如下:

一、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严重缺乏,且专业不对口、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现有教师人数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专业不对口,有部分教师专业为中医学、生物化学等;中年以上骨干教师比例偏低,教学与实践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偏多;人才职称结构不合理,讲师、助教职称较多等。

(二)教师对专业发展信心不足、责任感不强。由于我专业刚成立,教师均深知临床医学专业办学难度大,学生就业较为困难,因此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工作热情不高;且由于我校为非医学专科学校,教师教学规范性欠缺,不太注重教学质量。

(三)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型”素质有待提高。虽然部分教师有双职业证书,但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很注重临床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专业,教师脱离临床一线医师岗位多年,实践操作能力欠缺。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确定专业发展定位,树立信心

专业成立之初,教师对办好临床医学专业缺乏信心。因此,我专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等相关国家政策文件,让教师知道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有国家政策支持,专业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临床医学人才;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去社区、农村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了解基层临床医学人才缺口和岗位需求,树立教师对本专业办学及学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召开教师座谈会,介绍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政策倾斜力度,分析并讨论专业办学的困难和应对的措施,勉励大家齐心协力,促进专业和个人共同进步。

(二)引进和培养教师

1.引进高层次人才

广开渠道、坚持高标准,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做好“专家治学”,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临床一线医师组建专业教学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审阅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引进引进高层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学人才、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医疗人才、成果丰富的科研人才。聘请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临床一线副高以上职称医师为兼职教师。

2.引进和培养新教师

严格控制引进人员数量和质量,每名新引进教师务必专业对口,能填补我专业教学和科研空白。开展集体备课,帮助年轻教师分析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指导如何备课;举办“如何上好一堂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年轻教师成长的途径”等讲座;选派新教师去参加国家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其接受新信息、学习好做法;为年轻教师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选派优秀年轻教师参加学校、省和国家教学能力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使他们快速成长。

3.以老带新

充分发挥本专业中、老年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及环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快速、健康成长,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骨干教师为新老师系统讲一门示范课,使新教师迅速熟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授课方法、要求和规范;指导新教师撰写授课计划和讲课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深入新教师课堂听课1-2次/每月,及时给新教师反馈听课意见;指导新老师上公开课、汇报课;指导新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教师迅速成长。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并不是单纯指教师具有两种资格证书或两种身份,而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论授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并传授给学生的教师[1]。我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条件,因地制宜的培养教师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校-医院合作,选派教师去临床一线从事医疗工作,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架构,扩展渠道从临床一线引进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引进、培养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加“双师”教师数量、提高质量、调节结构[2]。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责任感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育之魂。作为一个即将成为临床医师的学子,不仅要求专业性强,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严格要求学生;还要能以身作则,教学生励志、树德、做人。我专业坚持弘扬高尚师德,加强典型宣传引领,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以榜样的精神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师均明白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质量与专业前途、个人前途密切相关,教师责任感明显提升。

三、结语

总之,加强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合格的临床医疗人才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不断的摸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但还需要结合我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新的方式,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1]夏徽.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8,9(19):26-27.

[2]李玲。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J]。教学实践[J],2017,31(09):16-17。

[3]周如意,龙立荣,张军伟.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凝聚力、心理资本及心理权利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08):1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