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浅谈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杨昌琳

瓮安县银盏镇中心卫生院贵州瓮安550400

(摘要)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及青少年多发的呼吸传染病,探讨该病的防治,能积极地保护儿童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在我国南方农村俗称:“马甲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好发于5-15岁的儿童。

一、临床表现及体征

患者起病大多较急,以一侧或双侧腮腺的耳垂前下方或中心发生非化脓性肿胀,表现不红、边缘不清,触及有弹力感,同时有压痛,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检查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疼痛可伴全身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也可累及其他腺组织、神经系统、头颅、心、肝、肾、生殖腺、关节等。

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其流行程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别,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腮腺肿痛前6天至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和分泌物中分病出腮腺炎病毒,该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经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是发病的高峰人群,其中5-15岁儿童最为多见。

三、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肿大等特征做出诊断,确诊可通过血清学检查。具体诊断如下: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者当地有该病流行。

2、病状与体征:(1)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状。咀嚼或含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重。

(2)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涂是非化脓性改变。

(3)恶心呕吐、伴有中上腹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4)单侧睾丸肿痛。

(二)治疗

1、一般护理:隔离病人,要求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同时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食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

2、对症治疗: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对高热、头痛病人,应给予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对重症病人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卵巢炎的患者,要求住院治疗直至康复。

四、预防

(1)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方法。

(2)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应从发病至腮腺胀痛完全消退止,大约3周。

(3)教室、寝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4)注意均衡饮食,多饮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5)避免前往通风欠佳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6)如有类似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应尽早就医,一旦确诊,应及时隔离治疗。